春色正中分,人间恰良辰 | 建设路小学学生走进山西考古博物馆体验春分节气文化
发布时间:2025-03-21 16:23 浏览量:6
3月19日,正值春分节气临近,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的同学们走进山西考古博物馆,参与“二十四节气·春分”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文物探索、手工实践等形式,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节气智慧,体验考古魅力,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春日文化之旅。
学春分习俗,悟自然智慧
活动伊始,博物馆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揭开春分节气的奥秘。从“昼夜均分”的天文现象,到“踏青放鸢”“立蛋祈福”的传统习俗,再到春耕农事的民间智慧,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结合山西地域特色,讲解员还分享了当地春分时节的饮食文化与祭祀传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节气与生活、自然与人文的紧密联结。
观千年玉组佩,识礼乐文明
在文物探索环节,同学们通过专题视频,深入了解西周晋侯墓出土的“玉组佩”这一国宝级文物。孩子们惊叹于古人将道德教化融入日常佩饰的智慧,更对中华礼乐文明有了直观认知。
巧手塑“古玉”,匠心传文脉
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化身为“小小工匠”,用风干塑泥模拟古法制作“玉组佩”。揉泥塑形、雕刻纹路、钻孔串联……每一步都需耐心与细致。尽管泥坯易裂、穿绳难匀,但孩子们在互助中不断调整手法。创新设计出鱼形等个性化玉饰。不一会儿,一串串质朴而独特的“玉组佩”陆续诞生,虽不及文物精美,却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敬意。
活动尾声,同学们自豪地手持作品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此次研学活动以“知识+实践”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建设路小学负责人总结道:“春分是平衡的节气,而文化传承也需要‘平衡’——在博物馆里听历史、做手工,正是让孩子在古今对话中找到文化认同的支点。”未来,建设路小学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让更多文物“活”在孩子们的手中与心中。
(责编 郗艳 通讯员 陈晓莹 助编 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