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先主刘备的识人之明和自知之明

发布时间:2025-03-19 16:34  浏览量:8

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均俱备识人之明,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属于他们的时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然而由于历史环境的原因,这些历史人物受其自身条件之限制,拥有自知之明的历史人物着实不多。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曾经创建四十三年蜀汉政权的汉昭烈帝刘备算是一位。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裔。这位刘胜在位时虽无恶政,但他为人喜好酒色,因为这样活到五十三的他竟然拥有子孙一百二十余人。

刘备的先祖是刘胜的第五子陆城侯刘贞的嫡系子孙,因为刘贞的封国在涿郡,到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皇帝以刘贞献祭宗庙的黄金成色不足的借口,免去了刘贞的爵位,自此失去封国的刘贞的子孙便在涿郡散居。

到刘备父亲刘弘这辈,刘胜的这支后裔便彻底没落下去,再加上刘弘早逝,刘备已经沦落以织席贩履为生。

尽管如此,但少怀大志的刘备并没有失去进取心。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十五岁的刘备奉母命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同郡人卢植为师。卢植乃当时的海内大儒,刘备在他身边数年确实受益匪浅,这也为他日后创下蜀汉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备喜交豪杰,且为人处世非常有手段,再加上他拥有汉室宗亲的头衔,附近豪侠都愿意与他交往。很快的,刘备身边就聚集了一批拥怀壮志之人。

中平四年(公元184年),由不第秀才张角三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时年二十四岁的刘备奉官府之命组建私人军队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立有战功,因而被朝廷授以安喜汉尉一职。也就是从这时,刘备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经过三十几年的东征西讨,刘备在马不停蹄人不下鞍的征战生涯中,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4年)在曹操、孙权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的占领了两川之地。其鼎盛时共占有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5万的作战部队。

刘备以没落皇族之身,一无所有的他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战,最终逆袭为一代君王,这诚如同时代史学家陈寿在其所著《三国志》所点评他的这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知人待士,自知之明”是刘备成就大业之根本。这点无论是刘备的铁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就是后加入刘备阵营的诸葛亮、庞统、法正、魏延、黄权等人皆深然之。

刘备的识人之明不亚于汉高祖刘邦。魏延在长沙投奔刘备以后,几经考验,刘备始终把他当一流战将使用。当刘备攻占汉中以后,在选定汉中太守时,大家均以为刘备能命张飞驻守这块要地。

当刘备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时,魏延面对刘备帐下诸文武的质疑时,慷慨回复刘备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越巂太守马谡深为丞相诸葛亮器重,刘备于白帝城病危时,曾经对诸葛亮言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丞相宜深查之。”惜乎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之言,以至于有日后北伐街亭之败,从而葬送了诸葛亮唯一一次北伐的胜算。

刘备的自知之明在于他临终时对太子刘禅的嘱咐,他在遗诏中敦敦告诫儿子要以江山大业为重,凡事皆不可托大,朝中大事均交与诸葛亮去办。

与其同时,刘备还召见了忠心耿耿追随他几十年的赵云,嘱以赵云要像长坂坡那样保护好太子刘禅。

尽管安排的如此周详,但为了制约诸葛亮手中的权力,刘备又命川中文武双全的名将李严为尚书令,并兼任中护军,统内外军事。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