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论英雄之三:力拔山兮气盖世

发布时间:2025-03-17 20:02  浏览量:7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推翻了暴秦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一位盖世英雄?

如果是,在你心中项羽可以排在古今英雄第几位?

如果不是,项羽的成功和失败又该如何评价呢?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项羽一生短暂的30年里,居然诞生了那么多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每一个都是项羽的标签。

01名将之家

项羽出身名将世家,他的祖父就是楚国的项燕,是战国后期的名将之一。当年,秦始皇嬴政轻敌出现了判断失误,否定王翦必须有60万大军才能灭楚的判断,轻信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大将李信,带军20万攻击战国七雄里面国土面积最大的楚国。

结果,在项燕的指挥下,让秦国见识了楚国真正的实力,李信大败而回,还损失了七名都尉。秦王嬴政无奈,害的请出老谋深算的王翦出山,带领60万大军步步为营,用了1年多时间才打败楚国。公元前223年,项燕兵败自刎而死。

项羽在叔叔项梁、项伯的悉心调教下,读书不少、剑术高明,尽管比不上很多的学霸,也算是文武双全。项羽从小志存高远、文韬武略、个性张扬,尤其是兵法和武艺,堪称万人敌。

按照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述,当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的时候,年轻的项羽跟着叔叔项梁也混在拥挤的人群里看热闹,这个时候的项羽就被秦始皇的排场震慑到了,吐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这和刘邦看到秦始皇时说的话大同小异,都有一样的雄心壮壮:“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说干就干,就在秦二世胡亥继位的头一年(公元前209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就和800壮丁在大泽乡揭竿起义。

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项梁指使心眼儿很直的侄子项羽,杀死了邀请自己商议起兵的会稽郡守殷通,自立会稽太守,项羽成为裨将。

项羽的成名之战是巨鹿打败秦国名将章邯。

当时,起义军之一的赵国遭到秦军主力围攻,得到救援信息的

各路起义军云集河北巨鹿地区,但是和后来袁绍18路诸侯一样,惧怕章邯的实力和威名,谁也不敢率先出击的那个出头鸟。

这就是成语“作壁上观”的来历。

但是,有一个人没有认怂,带领3000江东子弟兵率先冲出,几万楚军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大破秦军主力,巨鹿之战充分展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大无畏精神。

04衣锦还乡、沐猴而冠

这来成语都是项羽推翻暴秦之后的表现。

“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说的是项羽功成名就以后,急于回到家乡父老面前显摆一下的急切心情。司马迁《项羽本纪》记载:

项羽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室收货宝妇女而东。

这个时候呢就有手下谋士建议:关中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阻山河四塞,土地肥饶,可以作为果都以成霸业。

可是项羽说什么:“入股一个人得了荣华富贵不归故乡,就好比是穿上一身漂亮的衣裳却行走在漆黑的夜里,谁知道呢!

这位提出建议的人嘴上么有把门的,一扭头就和身边的人发起了牢骚:人都说楚国人就像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一点不假。

项羽闻听勃然大怒,下令把那个多嘴多舌的家伙下油锅。

项羽身上,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

一个人感情丰富细腻,是好事也是坏事。但凡干大事的人呢,很多时候需要杀伐果断、甚至六亲不认,否则瞻前顾后必将一事无成。

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彼时,刘邦10万人项羽40万人,刘邦在关中“约法三章”笼络人心,而项羽一把火给老秦人和各路起义军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如果项羽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上把刘邦剁成肉泥,项羽早已统一天下。什么楚汉相争、什么楚河汉界都成了历史上不存在的故事。

但是,项羽优柔寡断的毛病成全了刘季。

结果就是,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的刘邦全身而退,而自立为“西楚霸王”项羽面子上风光无限,实际上放虎归山留下了天大的隐患。

06楚汉之争的X因素——亚父范增

加之项羽气量狭小,连一个老迈的范增都容不下。

反观刘邦,不但有张良出谋划策、参赞军机,有萧何物资供应、打理后方,还有一代战神韩信不问出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史记》的《高祖本纪》,刘邦在一次宴会上对群臣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不仅如此,即便是有“盗嫂”骂名的奇才陈平,一到刘邦手下就得到重用,而正是陈平的离间计,让项羽和范增最终分崩离析。

四年楚汉战争的大结局,就是韩信使用十面埋伏,把项羽困在垓下,而四面楚歌的氛围,早早让项羽的楚军失去了以往的斗志。

作为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的武将,没有之一。项羽武力值爆棚的同时,性格自矜功伐、刚愎自用的一面也很快暴漏无疑。

借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评价就是: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项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大结局却最让人意难平。

特别是霸王别姬时的悲凉,英雄红颜两难全;《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一首英雄末路的千古绝唱。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结,则是项羽性格缺陷的最好注脚。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说: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可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就想不到这一层,或许,这才是悲剧英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