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秘密藏: 悟性三境

发布时间:2025-03-13 07:31  浏览量:17

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单来说,这三境可以概括为: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终于发现……

毋庸置疑,第三境最重要,因为代表着成功,代表着大成。

而这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可以形容悟性。

因为“终于发现”,也可以解释为“猛然现前”,或者“恍然大悟”。

所以说,以上三种境界可以用来比喻悟性达至的过程。

其实,更贴切地来说,悟性也可大略分为三个层次,或者说三境:

一是“于是我心有戚戚焉”。

也就是说,心,有了触动、感觉、同感、启发……

如同一瞬间好的“印象”,好的灵感,好的共识。

这种感觉仿佛是隐隐的,一闪而过。

所以贵在把握和捕捉。

请注意,这个“戚戚”可不是“小人常戚戚”的“戚戚”。

二是若有所悟。

也就是说似乎开悟了,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一下子知道了什么。

有如梦初醒之感,仿佛知道了些许道理。

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洞明了些许智慧。

“你懂的”——

好比弘忍大师在慧能脑袋上敲了三下,菩提祖师在孙悟空脑袋上敲了三下。

这两个弟子皆心有灵犀,从而获得了不断进阶的契机。

三是“恍然大悟”。

即仿佛电光石火,醍醐灌顶,道理和答案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整个人、整个身心一下子完全醒悟了,明白了,知道了。

多么高深的学问,多么高深的道理,蓦然发现,原来如此!

而且,“无需赘言”,言语道断。

如同两人心领神会,会意一视,会心一笑。

如同世尊拈花,迦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