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清两个问题当代教育很难减负
发布时间:2025-01-05 07:14 浏览量:7
第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是流水线式的沉迷于几门学科抓应试。
既然是培养人,那么教育的形式就应该多样化,而不应该树立一个考试的权威。划出几门功课,作为考试学科,然后,愚昧大众都钻进同一个认识套子里,埋头在教室里读书、背题、考试。
一个人成才的方式很多,爱好读书、写作的,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读书、写作、编故事的活动里。诗歌、散文、小说等等,根据个人天赋,无需面面俱到,只要把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体裁写得炉火纯青,启发民智、引领思想潮流,足以堪称人才了。
爱好书画或者音乐的,可以从小拿出更多的时间,专心去练习书画或者音乐技能。
热衷于科学活动的,可以从小阅读科学书籍,深入观察自然现象,慢慢学习如何实验探索。日积月累,终究会成长为科学方面的人才。
热衷于传统剪纸、泥塑、木雕等手工艺的,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潜心学习,修心养性,还掌握一门技术。
……
个人认为,当代的教育一门心思只是看重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逼着所有人都去学,且必须学好,这样的格局实在是太小了。而且,当代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科设置,都是学习国外的。国外也这样做的吗?
语文教育与其只是学习一本教材,然后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做各类天花乱坠的考试题上,把系统的语言思维肢解得七零八落,追求分数排名,实在是不智之举!真不如进行简单识字教育基础上就放手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书籍,然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培养阅读兴趣、学会讲故事、思想和写作之上。至于当代卷面上那些考点,现代人看得比较重、国人看得比较重,国外那么多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都做过?陶渊明、李白、杜甫也是这样考大的?世界上,很多优秀的大文豪,十几岁就出版很多思想成熟的作品了。当代语文教育方式下,学到二三十岁,即使拿到个文学博士、硕士,充其量也只是在大量往脑袋里装一些考完就忘掉的东西,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写出自己特色的文字作品。
其他学科,无不演变成了纸上谈兵,痴迷于文本考试分数、背离学科精神,偏执于文本背书做题,不再赘述。
第二个问题,考试选拔人才,就一定要进行应试教育?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人才的标准、有自己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那些国际一流的大学里,也都存在着一些勤奋刻苦钻研学术的顶尖人才。他们比国内的大学生更懂得学习的意义,也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国内的大学生,有很多平日里根本不怎么学习,临近考试突击一下,考试完了,学到多少有用的本领?很少有人有清晰的目标性驱动,全身心的去学习与独立思考。国内的大学,更多只是像基础教育一样,流水线化的传授一些文本,学生自由去探索知识的不多。
当代教育,受各种大纲、要求规定的太死,学生只是被绑架着成长。即使到大学,也只是培养了一些“超级巨婴”罢了,无法学会“独立行走”。
当代教育高层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危害性,不断出台各种“禁考令”、禁止考试排名、鼓励地方学校进行教育评价改革等等,然而,在强大的应试教育洪流面前收效甚微。归根结底,没有认清国内教育的症结所在。基础教育更多的受制于高考的大指挥棒,现在高考学生都要统一参加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多门功课的考试,然后根据综合分数高低去决定继续留在体制里受教育还是被淘汰放给社会。这种做法简单、粗暴,却也让所有学校办学千篇一律、几乎所有学校没有一点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个性。
其实,只要改变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教育的应试化投机发展自然可以不攻自破。不去考察死板的文本知识,各专业实行独立的招生考试。文学专业,如同古代科举,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进行语言创作,然后根据学生作品的质量进行赋分,分数高的进入高校文学系继续学习;数学专业,不是考死板的解题,更多的出一些需要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分值高的继续去高校学习;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选材,直接考察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直接考察学生日常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创新成果;书画、音乐等艺术学科直接考察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总之,高考选才不是几乎所有学科都是一个标准,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认知思维。如此选拔人才,基础教育必将改变应试教育思维,不受各科考试大纲局限,踏踏实实进行学科教育精神研究。
真正的人才,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做到同时精通各个学科的人才几乎没有,相反,很多人才只是在某一个领域里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领悟,从而走的更远、探索得更加透彻罢了!
所谓门门都要人去考高分的“精英教育”,其实本质上是对知识的无知和对人才个性特长的无情践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