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大“朋友圈”,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国内外大咖在福建共同发声→
发布时间:2024-12-27 09:10 浏览量:9
17日至19日,第四期“海丝”中医健康大讲坛在莆田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6个国家的专家代表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共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会议现场
一株小草惠及世界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一株小草连接世界。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如今,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力量。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中医药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正逐渐被全世界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人民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健康福祉。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中医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马来西亚砂拉越中医师暨传统中医总会会长江宗兴说,砂拉越中医师暨传统中医总会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医药文化,通过举办讲座、义诊、培训等活动,让马来西亚人民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
同样,新加坡作为华侨华人较为集中的国家,政府一直对中医药的发展十分支持。“新加坡是较早对中医进行立法的国家,在人才教育培训、中医师注册等方面拥有较为完善的体系。”新加坡中医师公会会长赵英杰告诉记者,现在新加坡有3000多名注册中医师,中医诊疗深受欢迎。其中,针灸已经逐步进入新加坡的主流医学,不少西医通过系统的培训后注册针灸师,现已有200多名西医针灸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林榕生在美国纽约拥有两间中医诊所。除了当地的华侨华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居民向他预约看诊,常常“一号难求”。“针灸对于痛症、不孕症、免疫疾病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现在美国不少知名医院把引进针灸作为辅助治疗,补充了主流的医疗保健需求。”
国际合作方兴未艾“随着中国影响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加,海内外中医药高等教育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2012年从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胡紫景就远赴南非推广中医药文化。
行医的同时,胡紫景主动联系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积极参与补充医疗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筹备,2020年2月,约翰内斯堡大学正式开设针灸课。至此,约翰内斯堡大学成为南非唯一一所提供针灸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学位的高校,胡紫景也成为学校的硕博士生导师。
胡紫景介绍,针灸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最受欢迎也最难申请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10名,但每年申请人数多达千人以上,今年招收45名新生,就收到了7000多份申请。
在此次会议上,胡紫景代表非洲中医及针灸中心(南非)、非洲中医及针灸学会(南非)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署学术交流与合作备忘录。“海外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标准’,期待福建中医药大学优秀的专家、教授能到南非,为我们带来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除了人才培养,中国在中医药医疗、科研、文化等方面与海外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发展。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学校已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是福建中医药大学于2018年启动建设的福建省首个海外中医药中心。2019年建成后,该中心已为当地的侨胞和外籍人士提供了近两万人次的医疗服务,并推动菲律宾卫生部关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中心还成立了菲律宾岐黄中医学院,培养了数十名专业人才,积极服务菲律宾民众。
协同创新促进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日益受到青睐。
“21世纪医学的目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治疗疾病向维护健康转变。维护健康首先就会想到中医的养生。”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说,养生是中医促进和维护健康的重要技术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主动健康是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来实现健康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与中医的养生是有相通之处的。“我们想通过中医药的理论、技术、方法,为主动健康提供中国方案,真正实现‘我的健康我做主’。”
“相比西医,中医采用的是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中医在通过针灸等方式治疗疾病的同时,教会我们如何平衡饮食、运动、作息等,越来越多的南非人愿意接受这种医疗方式。”南非联合卫生署注册官艾丝特说,2025年南非联合卫生署将推动更多的大学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推动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
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事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近年来,闽台两地通过建立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共建产业基地等方式,不断加强中医药领域的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在台湾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林文泉看来,闽台应该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加强交流合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
“经过中医药人多年的努力,中医药从替代医学变为补充医学,现在逐步与西医联手变成整合医学,我认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未来一定会发展为西医一样的系统医学。”林榕生说。
福建日报记者: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