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鸣坤:太极拳“庐山真面目”的精妙探幽

发布时间:2024-12-27 09:14  浏览量:8

导读:

太极拳是内功拳,讲究练意,讲究意气结合,讲究内练精神,这就是“内景”;但它同时也讲究动作结构与造型,讲究动作不但要合乎生理、生化的要求,而且要合乎技击的合理性等,这就是“外象”。

“内景”与“外象”相结合的锻炼方法,就是太极拳的“庐山真面目”。

太极拳精妙探幽

——试论内景与外象的关系

太极拳精妙何在?奥秘若何?这正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经常探究和想知道的。

本文拟从“用意”、“阴阳八卦五行”、“动作呈弧形”、“懂劲”几方面来探究太极拳的“内景”与“外象”的关系,以揭示太极拳的“庐山真面目”。

一、用意

太极拳是内功拳。《拳法·刚柔篇》说:“刚柔转换,全在用意”,又说:“既练内功,岂可无意?”拳谚也说:“内功首重练意。”可见古今太极拳理论都非常强调“以意领先”。

这些理论说明太极拳首先要着重练意识,把锻炼意识放在第一位,做到用意识引导动作。这样可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运动,不但使竞技中的肢体感觉敏锐,从而使“后人发,先人至”成为可能,而且还给大脑皮层以良好的刺激,使大脑的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达到治病健身之目的。但必须说明,不论是竞技、还是疗疾、健身,其练意效果的取得,都不是一跳即就的,而必须经过多年的持久地锻炼才能获得。

所谓“用意”,就是“运意或练意”,即用意识引导动作。用意识引导动作,必须做到用意不用力。

对于用意不用力,杨澄甫先生(1883一1936),杨氏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生之有经验,如地之有沟恤,沟恤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全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动全身矣。若没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久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刚坚也”,。这段话说明了所谓“用意”,并不是神秘的、复杂的,而仅仅要求做到“松开全身,以意运臂,以意贯指。”这样练习日久,自能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这就是拳谚所说的:“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

换句话说,太极拳把用意与运气、运劲三者自然地结合起来了。但在用意时,意识只可引导动作,而切忌贯注于呼吸或劲力上。

综上所述,“用意”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指导动作。至于用意的具体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较常见的有下列三种:

1、结合动作用意

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说:“先在心,后在身”。就是指在未动之前要先想动作。例如在作左搂膝拗步时,在出左脚时就先想左手搂膝的动作,作右手搂膝时,就要先想到右手向前推掌的动作……,这样连绵不断地边想边做,边做边想,也就把精神意思与动作结合起来了,这也就是以外形引内气的过程。意识既与动作相结合,而动作又自然地同呼吸、劲力相结合,这时意、气、劲三者也就合而为一了。

初学太极拳的人因为还不懂得太极拳的技击意义与方法,所以只能是结合动作来用意。但动作熟练以后,用意也就逐步地细微起来,这种随动作的不断转换,用意识指导手臂等部位的劲点(着力点)也不断转移,并逐步做到“以意运臂”、“运劲如抽丝”地连绵不断。这样日久练习,凡以意贯注的部位,就会对“气”有微微地感觉,这就是打拳后手掌会有通气和发热的反应,觉得浑身分外舒适。

2、结合技击用意

在结合动作用意的基础上,太极拳动作基本熟练以后,便可结合技击用意。这时最好能够懂得大极拳一招、一式的技击意义,也就是对太极拳的每一式动作的技击意义要有所了解。虽然这些技击意义都是假设性的,但懂了以后,走架时能够结合技击方法用意,不但能使用意更趋细微,而且也能提高锻炼的兴趣。这样在天天锻炼时能全神贯注,以意领先,根据技击要求来指导手、臂各部位劲点的转移,也就能使姿势和劲路做到准确无误。例如上例的左搂膝拗步,先想到对方踢我左膝,我即以左手搂左膝,双目向左前下方看;接着用右手向前推掌击对方胸部,两眼向前平视,作到后发先至。

3、结合浮沉用意

太极拳走架是在空气中进行,打太极拳入静以后,身体的浮沉是比较明显的。吸气时浮,呼气时沉,其原理与在水中完全相同。因此,打太极拳结合浮沉,就象自己在水中游泳一样,随波荡漾,而又能制波浪,进退转换自如,这也是用意的一种方法。

郝为真先生晚年说:“自初发悟,至于有成,走架之境凡三变:“初若身立水中,随水波之推荡;稍进,则如善游者与水相忘,故走架时有脚不履地,任意浮沉之概;又进,则步愈轻灵,若自忘其身,有如行于水面,飘然为凌云之游也。”这段话。可以作为浮沉用意的参考。

用意的方法还很多,但不论采用何种用意方法,都要顺其自然,作到精神既要专注,用意又不可太深。因为用意太深,对全身照顾不周反而失误,甚至弄得肢体僵硬或手脚错乱。所以用意须做到“意在若有若无之间”。我们知道在用意过程意气的关系是由外形引内气,意、形无止境,则气无止境,意气无止境,则劲亦无止境。

二、阴阳八卦五行

纵观宇宙空间,从宏观天地到微观世界无一不处于阴阳动静的运动中,太极拳也不例外。练太极拳必须“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

所谓“头顶太极”,老拳谱上讲:“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因为太极之初廓然而无象,动则分阴阳,阴阳即为太极。例如盘拳之初的预备势,其体象为清心寡欲浑然而无象,实际上这就是无极,由动才变,变则生阴阳,阴阳为两仪,两仪由太极而生。所以说,太极是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有人说,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即无极……,这是不对的,世界上万事万物不会无中生有。但是太极拳在技击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招数,只有在动静阴阳中才能形成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种种法则,而任何法则的精髓千变万化也决不会离开阴阳。大到无限的多维空间,小到不可再分的几何学上的一点。每动有每一动的阴阳虚实瞬间,每处有每一处的阴阳虚实变换。由体到形,由表及里,无一违背阴阳之理。所以说,太极拳体用演练者,头脑中应该时刻想阴阳,每动必须循阴阳。

所谓“怀抱八卦”,就是我们平常所经常讲的掤、履、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手法。这八种手法又与文王八卦方位图有严格的四正四隅对应关系。即掤、履、挤、按为东南西北四正,采、挒、肘、靠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隅。由于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因此,八卦方位与人体对应各有其窃,而每窃在人体经络脏腑中又各有其位,这样在太极拳运行中,以意引气,按窍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太极拳内练要义的根本所在。上述八法的卦、位、体三者对应关系可用“八弦八卦图”来表示,如下图。

为确切了解太极八卦所属经络脏腑窃位与八卦的对应关系,现按八卦顺序列表于下:

所谓“脚踩五行”,就是太极拳的五种步法,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这五种步法同样也对应着人体经络脏腑的有关窃位,同样也对应着天之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其对应关系可用“五行五步图”来表示,如下图。

我们了解了十三势与八卦五行及人体窃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后,从对应关系中我们简单地看出十三势功法在技击和保健上的意义。因为功法在人体有穴,所以十三势在行功时,实际上就是循经内练,这样必然会使人体的气血流通无滞,从而起到体用兼备的效果。

太极十三势就是十三种方法。“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这里的动,在太极运行中就是指的意动,这里所讲的法,实际上就是意念引动下阴阳的产物,在技击中也可以说是舍己从人,后发先至的“听劲”反映。总之,只是有动时才生阴阳,有了阴阳才能产生基本方法中的某一特定的方法。不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来描述十三势的特定状态,就无法理解太极拳中的每动有每动之虚实,每处有每处的虚实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太极功运行者看成一个在空间运行的浑然大球,球中可孕阴阳,阴阳因意动而生,而十三势正是在大球运行中因意念引动而产生的基本方法。所以说,浑然大球并不无法,只有意动才能生法,这就是十三势与拳论上所讲的有关论述的内在联系。

三、动作呈弧形

从外形看,太极拳的上肢动作一般多是平面或空间的圆形、弧形或螺旋形,这与直出直入的作法显著不同。前面已经较详细地分析了阴阳八卦五行,对于太极拳的动作为什么要呈弧形运动的理论依据已经讲清楚了。例如太极图是圆的,所以太极拳的动作也必须呈弧形,只有作到这点,才符合阴阳八卦五行的要求,才能环环相绕,相生相克。这就使得太极拳的拳术结构比较复杂多样,姿势动作比较优美。这种动作呈弧形不但符合阴阳八卦五行内练要义的要求,也符合生理和推手的要求。

首先从生理方面讲。人体的各个关节都是呈圆形的,好像球形铰链一样,保证了身体的灵活运动。身体的活动本来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以圆形的活动最自然。例如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一个关节,只要举臂运动便呈弧形,这是因为它适合关节圆形的构造。太极拳中的“云手”、“野马分鬃”、“玉女穿梭”等动作都是弧形动作,只有做到动作呈弧形,才能保证全身每一块肌肉都程度不同地参与活动,才能达到一动无有不动。这样动作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另外,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逐步提高神经对全身各器官的调节机能有良好作用。

从推手方面看,圆形或螺旋形动作动转灵活,不滞不涩,变化多端,易于化解对方之力而还于对方,是合乎力学原理的。练推手所用的力几乎用遍了杠杆、轮轴、力偶、分力、合力、重心、功能和动量等原理,所以小力胜大力。另外,圆形或螺旋形动作也可随身体任何一个小的扭转而使招法改变,所以在用招时不易落空,破招时易于防守。推手练到一定程度后所以能够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正是由于身体各个关节能运用圆形动作的结果。

再从“势势皆含一掤劲"(向上向外之意和向上向外之力)、“腰似车轴、腰为统帅”句来看,要求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均要呈弧形,且圆心在腰际。如果动作不呈弧形,就无法保证势势皆含一掤劲、腰似车轴,也难作到上下相随,周身协调,节节贯穿。就拿“满身轻灵顶头悬”来看,虽然“顶头悬”保证了“满身轻灵”,但如果不是动作呈弧形,尽管“顶头悬”,也很难作到“满身轻灵”。

四、懂劲

练太极拳从学第一个动作开始,一直到炉火纯青,周身处处皆太极为止,共分五层功夫。

从太极拳这个圆运动的形式来看,这五层功夫是先求大、求圆,再求小巧紧凑、即由大圈到中圈,由中圈到小圈,由小圈而无圈。这里所指的圈,并非是手脚运行的范围,而是以外形引内气,逐步达到一气贯通,气达于外的练拳步骤。

这就是说,在初学大极拳盘拳架的第一层功夫的时候,只能是以外形引内气,这时内气仅仅有所感觉,还不能达到一气贯通。换句话说,在这一阶段由于内气还不充足,只能先慢,求大求圆,先学会拳套,解决着熟的间题。这就是练习太极拳既要作圆运动,又要缓慢柔和。

在练到第二层功夫的时候,就要解决身手内外产生的僵劲和拙力,使身体内外协调一致,达到上下相随,周身协调,节节贯穿。此时的内气按拳架姿势的要求有规律地在体内运行,逐步达到一气贯通。

到了第三层功夫时,“要想练好拳,必把圈练小”。这时动作比较自如,幅度适中,内气比较充足,就逐步能使内气与动作相配合。这就是由大圈而中圈阶段。每举手投脚都要意到气到,以内气催外形,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心引气,以气运身。到了第四层功夫时,是由中圈到小圈阶段。第五层功夫是由小圈而无圈阶段,也就是有形归无迹阶段。这时太极拳的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诚于中,形于外,千变万化自无穷,火候到纯青,法密理精,浑身轻灵”。当掌握了第三层功夫以后,自然能够理解第四、五层功夫的精妙,可谓“此时无圈胜有圈”。

从阴阳讲,虚为阴,实为阳;合为阴,开为阳;柔为阴,刚为阳。阴阳是对立的统一,缺一不可,但二者又可以互相转化。练太极拳若按十分计算,在第一层功夫时,是一阴九阳,此时刚多柔少,刚柔悬殊过大,阴阳很不平衡。只要长期坚持练习,就能逐步达到二阴八阳、三阴七阳、四阴六阳,最后达到五阴五阳,阴阳相等,刚柔相济,松活弹抖的高极境界。

练太极拳逐步达到五层功夫的同时,还要求逐步达到“懂劲”、“后发先至”。换句话说,练太极拳必须“懂劲”,只有“懂劲”,方能四两拨千斤,才能“后人发,先人至。”

所谓“懂劲”,就是懂对方的劲力、功底。例如两人搭手时,不但要求知道对方力的方向、大小,还要求知道对方太极拳功底的深浅。这就是说,太极拳练就五层功夫,绝技在身,由于不懂功,虽“好剑”怀抱而不能发,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何才能“懂劲”呢?这就要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练习太极推手。也就是说在“着熟”以后,便可开始练习太极推手。推手能提高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灵敏性的“听劲”能力。“懂劲”是由“听劲”而获得信息从而达到“懂劲”。如果“听”不明,则须“问劲”,即两人搭手后轻轻推动对方,“听”其对方反应而“懂劲”。这就是太极拳的“听劲”,不用耳,“问劲”不用口的“懂劲”。

太极拳的五层功夫与“懂劲”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相互制约的。很难设想一个具备太极五层功夫的高手而不“懂劲”,或者,一个初学太极拳的人他能“懂劲”。我们知道,太极推手是以缠绕粘随、不丢不顶为中心内容,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的灵敏性,它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譬如拿法,它不限于专拿别人的骨节,而是着重拿别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另外,因推手方法的出现,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间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均可搭手练习的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并为我国武术技击方法:踢、打、摔、拿、跌注入了新的内容——推。因此,推手能提高太极拳演练者实战技击的技能与技巧。这就是太极拳论所说的:“由着熟而惭悟懂劲,由懂劲而皆及神明”。

练太极拳,一要“用意”;二要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三要圆活完整,动作呈弧形;四要懂劲。上述“四要”锻炼的结果,给人以“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感觉。这实质上是“内景”与“外象”在太极拳演练中的体现。太极拳是内功拳,讲究练意,讲究意气结合,讲究内练精神,这就是“内景”;但它同时也讲究动作结构与造型,讲究动作不但要合乎生理、生化的要求,而且要合乎技击的合理性等,这就是“外象”。因此,太极拳的锻炼是以意引气,按窍运身,以内气催外形的意到气到,气到劲自到的“内景”与“外象”相结合的锻炼方法,以内景为主。这就是太极拳的“庐山真面目”。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