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该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浩劫?

发布时间:2024-12-17 17:08  浏览量:2

“过冬松一松,过了腊八不怕啦”这是传统私塾教育的写照!然而,时间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国内的教育在冬至过后,却要迎来一个重要的期末备考时期,所以学生的所谓学习生活更加紧张——作业增多不说,各种大小测验、考试更是不断增加。因为期末考试也许不怎么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试成绩排名却是直接关系教师的教育生涯。尽管,很多学校的考试优秀指标也许从开学工作安排那一刻就已经几乎是明明白白了,临近期末的考试成绩排名没有多大的意义,却是没有人乐意成为学校里那个考核垫底的,所以,老师们都在努力,学生自然要跟着进行道德绑架不断增加学习压力。

现代的应试教育真的是一场全民性质的精神浩劫!

原本,作为一名学生来说,就跟体育特长生一样,有什么特长,或者想要学习些什么本领应该有自主选择权的。有人语文不好,有人数学不好都是正常现象。然而,高考的“独木桥”却是“画地为牢”,要让人考试的科目门门都得优秀。国学大师陈寅恪、作家三毛数学成绩都很差,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擅长演讲和英文写作,拉丁文和数学却很差,却并不影响他们特长的发挥,在各自领域内取得突出的成就。其实,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大师也好、科技精英也罢,多数是在某一个领域内从小受着浓厚兴趣的指引进行了大量的学习成长起来的。

大作家杰克·伦敦,家境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从小挣扎在社会底层,从事各种工作,然而,却是靠着业余自学成长为一名世界级的大作家,四十岁的生命之中留下许多精湛的文学作品。靠的不是做过一大堆语文试卷,也不是语文考试成绩多么出色。相反,很多世界级的文化大师如果学习了中文来参加语文考试,他们会被考得焦头烂额。同样,那些成就突出的杰出科学家们,也许从小都在阅读大量的科学书籍,进行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却没有几个在教室里完成大量科学考试题的,他们如果来参加国内的科学考试,是否能及格呢?

必须承认,应试教育尽管在国内帮助不少家庭出身贫寒的人改变“命运”踏上了收入更高的岗位。然而,本质上来说,却没有帮助每一个受教育者树立起终生学习、探索的信念,并让每一个受教育者终生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内探索实践并取得更好的成就。

似乎,国内的学习止于“毕业”,尽管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提拔高升的信息,却很少听说谁通过不懈努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就和举世瞩目的成果。

时至二十一世纪,国内对教育的理解,似乎依然只是停留在“教书”这一层面。而且,只是教考试相关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如果王羲之生活在当代,可有时间专心练习书法?李白杜甫们还能有心情读书、写诗吗?大科学家牛顿,从小阅读科学书籍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然而,如果只是在国内学习教材上的皮毛,只是各种卷面的考试、做题,科学世界发展的进程是否会被拖延?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厌倦学校里古板的学科教育模式,如果不是受到特殊的对待,那么,估计现代人类的夜晚还将生活在黑暗之中了。

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围绕基本考试书背书、做题、考卷子,过度执迷于对几本粗制滥造的教材解读、沉迷于背书做题考卷子不是在做教育,而是一种错误的精神引领!

诚如,我们要评选优秀的厨师,不是找个“权威”的考官来利用各种菜系做法出分考卷让大家都来考考,高分的颁发优秀厨师学历一般,古代武术教育也是让大家完成一份武术基本理论的考试题,然后得分高的就是武林高手?

从本质上来说,现代通过高考卷面分数的考试测试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教育评价的错误!诚如,真正的文学大师,读书很多,也进行过大量的写作尝试,却没有一位天天做语文卷子的;科学大师们,又有几个死板的记忆一些前人总结的公式,然后有空去做各种考试题的?

所以,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短视与无知,依靠的不是当前高层进行的各种“禁考令”、以及各种课堂教学表演。而是,先要从本质上改变现代高考模式,采用各种形式专业化的文学创作考试、理化生等等分类细致的科学创新实验与理论考试、艺术才能考试等等,探索多样化人才考试、选拔机智,才能从本质上扭转基础教育一门心思闷在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道貌岸然地教死书、死教书的局面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