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服要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4-11-19 16:08 浏览量:7
中药煎煮
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剂型,其制备过程(煎煮方法)对方药的疗效影响甚大,因而历代都极为重视。
如明代医家李时珍言:“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大椿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当必无效。”
煎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水、随意煎煮的过程,而是步步有讲究、处处有门道,只有遵章守制,方能保证疗效。
煎药器具忌用铜铁铝
家庭煎药一般建议选用砂锅,这是因为其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锅周保温性好,水分蒸发量小,但缺点是其孔隙和纹理多,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串味。
其他也可用陶瓷、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煲汤用的电饭煲、电磁炉锅等,它们也不会与中药有效成分起化学反应。此外还可选用紫砂药壶,其内胆的紫砂材质表面光滑,结构紧密,透气性强,易于清洗也不会留下药味,还具有保鲜功能,较砂锅加热更快捷,且保留了砂锅的优点。
医院、药店则普遍采用不锈钢煎药器皿,其性质稳定,且质轻、受热快、耐酸、耐腐蚀。
煎药忌用铜、铁、铝器,如李时珍说:“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代发现,这些器物或因化学性质不稳定,煎煮过程中能与药物的多种成分,如与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等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煎煮时能析出对人体有害的铜离子、铝离子等。
至于银器,虽化学性质稳定,但因导热性强、锅底温度高、不耐高温的成分易被破坏,水分蒸发快,易产生糊底焦化现象,且价昂而不实用。
煎药用水,可选“凉白开”
作为溶媒,水直接关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认为不同的水有不同的特性与作用,如井华水、新汲水、急流水、甘澜水、浆水、潦水、温泉水、立春雨水、甘露水、腊雪水等,因而对煎药用水甚为讲究。
而宋代《圣济总录》则认为“取新水,令极清洁”即可。
现代煎药用水也是强调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即符合要求,不必用纯净水、蒸馏水等。
但也有人认为,自来水净化时一般要加入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等,而氯作为氧化剂与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对中药的某些有效成分会有所影响。当自来水煮沸后,余氯则能挥发掉,因而煎煮中药宜使用凉白开水。
煎前冷水浸泡
药物煎前需经冷水浸泡。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蒸发量及所需药液量的总和,但实际操作却难做到精确。
传统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3厘米,二煎液面与药材表面相平为度。而药材质地不同,浸泡时间也有不同,一般的标准为:花、茎、叶20~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50分钟左右,冬夏季可酌情加减。
火候因药而异
煎药火候分“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一般煎药先用大火煎沸,后改用小火再煎约25分钟即可。
还有一个可作为参考的标准是:多数汤剂以煎煮至所加溶媒量的1/2~1/3左右为度。但有些方剂如解表剂、清热剂、芳香药为主的方剂只宜用大火,不宜小火久煎,而厚味滋补类、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药及部分有毒药宜小火久煎。
《中药药剂学》列出的大致标准为: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类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
煎煮过程要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同时也能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过于频繁揭开锅盖,以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丢失。
煎药次数与取药量
一般类方剂煎煮2次,滋补类方剂或药物较多者可煎3次。
据研究,一煎有效成分的煎出率约为30%,二煎为40%~50%,两煎可达70%~80%,因而每剂煎2次为宜,且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每剂两煎的取药量,儿童为100~150mL,成人为400~600mL。
特殊煎法须重视
一些药物需要特殊方法来煎煮,取药时会单独包装。
先煎: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龟板、鳖甲、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等,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后再入其他药物。此外附子、乌头等有毒药宜文火煎30~60分钟,以减低其毒性。
后下:气味芳香,富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沉香等,宜在一般药物煎好前5分钟放入即可。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他药,如阿胶、龟胶、鹿角胶、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
冲服:散剂、丹剂、水丸、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如麝香、牛黄、三七、六神丸、生地黄汁等,宜将其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犀角、羚羊角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2~3小时。
包煎:一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赤石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蒲黄、灶心土等,要用纱布包裹后入锅煎煮。
泡服: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开水或药液趁热泡服,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药引子功效也不少
除上述事项外,煎药时还常涉及药引的选用。
关于药引,清代吴鞠通曰:“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说明药引子具有易于取材、可以自备,质地新鲜而药铺不易保存、种类繁多等特点。
由历代使用情况看,药引常为药食兼用之品,如酒、淡盐水、蜂蜜、米汤、红糖、葱白、姜、枣等。其作用或为引经,或为增效,或为解毒,或为顾护脾胃,或为矫味。而一些特殊的药引,往往还蕴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至于药引是否需要,则由医者视病情而定。
中药服用
服中药时间有哪些基本要求?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管药师陈述介绍,服中药时间总体上包括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这是由治疗疾病的需求和药物属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空腹服,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饭前服,一般指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药。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下达;治疗胃肠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以避免药物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饭后服,一般指在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病位在上,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应在饭后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也应在饭后服用。
睡前服,一般指在睡前30分钟左右服药。补心安神、镇静助眠的中药多在睡前服,具有缓下、润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此外,驱虫药应隔夜服(睡前服1次,次日早晨再空腹服1次);泻下药在大便得解后应立即停服;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调经药一般经前或经期服用。
药温、药量与服药频次如何把握?
陈述指出,汤剂一般情况下宜温服,药液晾至30℃~40℃时即可服用。
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脉的药液应趁热服下;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吐类药,可以待药液冷却后服用。
服药剂量一般每次以服用150~200mL为宜。发热患者服清热解毒药时,药液可稍多些;儿童和危重患者,服药量应少些。
就服药频次而言,一般汤剂是每日1剂,早晚分服。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如感受外邪(疫戾之气)高烧不退者,可4小时服1次发汗解表药(不分昼夜)。
服中药需要哪些忌口?绿豆会解药性吗?
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等食物,喝中药前后1小时最好也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等饮品。
民间也流传着“绿豆解药性”的说法,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汤巧玲指出,古今本草著作均无“绿豆解药性”的说法,分析这一问题可从绿豆的性味和功效入手。
绿豆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中暑烦渴、体内热毒炽盛所致的痈肿疮毒等,在古代也是用于服食金石丹药、辛热毒烈的草木药及食物中毒的解毒良药。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豆可以消解温补中药的部分药性,但对寒凉中药而言可以助长其清热之力,而不是解所有中药的药性。
汤药太苦,可以加糖或蜂蜜吗?
有人为掩盖汤药难以下咽的苦味,会在汤药里加红糖、白糖、蜂蜜、甜叶菊等矫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药师马爽认为,以上矫味剂应逐一分析、酌情应用。
甜叶菊为天然矫味剂,具有生津止渴、降血压的作用,常用作儿科药的矫味剂,可以适当使用,但血压低的患者则应慎用。
蜂蜜是一味具有补中润燥、解毒止痛功效的中药,也是炮制中药常用辅料,大蜜丸、水蜜丸等中成药的制作亦离不开蜂蜜。喝中药时可以适当加一些蜂蜜矫味,但糖尿病患者则应严格遵医嘱。
红糖、白糖、冰糖等均为蔗糖不同品种,红糖中还含丰富矿物质等。喝中药加蔗糖,可能与中药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因此不建议使用。
马爽强调,服用中药加矫味剂并非“小事”,很多矫味剂本身也具有药物属性,如与治疗大方向相左,则可能削减药效,因此最好咨询专业医师。
经典服法举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英栋认为,服用中药还有古代名医的“经典”服药法,他自己临床中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小青龙汤加“被窝里服药法”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首”,该方的服药方法也很特别。
张英栋将此概括为:为达到“四个目标”(一时许、遍身、慹慹、微似有汗)而采取“五个措施”——温服、温覆、啜热稀粥、禁忌生冷黏滑、促其间(即趁热喝下,做好保暖,喝热稀粥以助药力,忌食生冷黏滑等有损脾胃功能的食物,根据是否出汗随时缩短服药间隔、增加服药剂量,以求除邪务尽)。
服药后的这“五个措施”就像一套组合拳,是桂枝汤能否出方制胜的关键。
师法仲景,一通百通。张英栋认为,《伤寒论》里的小青龙汤有温通头面部窍道的功效,其在临床常用轻剂小青龙(一般原方药物各3g,据症可酌加生石膏2g、石菖蒲2g)治疗咽喉鼻窍不利诸证,取效甚佳。但惊艳的疗效并不仅仅因为辨证准确、选方经典、加减得宜,还在于服药时的不循常法,他将其概括为“上不厌频小青龙”。
张英栋在临证中发现,咽喉鼻窍不利这类患者,往往早晨起来一掀开被子就开始咽喉不舒服、鼻子难受,继而打喷嚏、流鼻涕不停,于是他嘱咐患者临睡前将热水和小青龙颗粒剂备好,晨起在被窝里即冲服半剂,之后先把衣服穿上,再掀开被子下床活动,1小时以后再服药半剂,如果没达到咽喉鼻窍舒适的效果,则接下来可缩短服药间隔,每半小时服药半剂,如此重复,舒适则止,不适则继,直到正午阳气最旺时即可停止。
这样的“被窝里服药法”,实际上是对仲景桂枝汤方后注“温服”“温覆”“促其间”的延伸和发挥,如此服药则既能散开上焦热郁,又能化开湿饮寒痰。
四神煎加服药三联“捂、酒、顿”
四神煎出自清代《验方新编》,是主治鹤膝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验方,被岳美中等不少中医大家所推崇。张英栋临床运用该方逾20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病常收效满意,以至于其将该方及其特殊服法命名为“四神冲法”。
“四神冲法”取效关键有两点:一是该方药简量大(生黄芪240g、石斛120g、远志和牛膝各90g、金银花30g)、功专效宏,可将气血往下引,达到冲关斩邪的目的,只要辨证准确、切合病机即可收效;二是患者服药时如遵循“捂、酒、顿”服药三联,则效力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所谓“捂”,就是服药后以衣被覆盖下肢,助力局部发汗;所谓“酒”,就是服药后适量饮白酒,助药力下行;所谓“顿”,就是不同于平时将一剂药分两次服,而是直接将一剂药趁热一气服下。
张英栋认为,以上特殊服药方法,看似是经验,实则是大法,若医者运用得当,患者密切配合,则中医方药之疗效可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