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最大的悲哀:家里冒出这三种老人
发布时间:2024-10-26 13:47 浏览量:19
作家罗曼·罗兰说:“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
在我们的想象中,父母是无私爱儿女的人,如山伟岸,如水温柔。
父母老了,那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我们讴歌老人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些老人,是家庭的痛点,让家里的中年人感到惶惶不安,人生受阻。
以下三种老人,出现在谁家,都是一种悲哀。
01
有一种老人,不带娃,不买房子,也不存钱、退休,只要儿女来养老。
“我养了他,他就得给我养老”,这句话,似乎合情合理。
按照古今孝道,儿女养父母,天经地义。
按照传统,父母也是“养儿防老”,还指望“多子多福”。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孝道,本应该是一场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你养我长大,我养你到老;你对我不离不弃,我对你生死相依;你无私爱我,我毫不保留地爱你。
如果是单方面地要求儿女孝顺,却不给儿女打下坚实的家庭基础,不推动儿女变成有本事的人,这养老是有难度的。
老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身体也还好。儿女此时,刚刚成年,成家,方方面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很需要老人帮一把。
有的老人,以为自己把儿女拉扯大了,就不应该去带孙辈了,至于买房子,那就更不要提了。
有的老人,四五十岁就不工作了,把老本都吃完了,也没有准备退休金。他们的打算,是六十岁开始,就要儿女派生活费,不知不觉就开启了“啃小”的模式。
儿女处于中年时期,要照顾孩子,要承担房贷,或许另外承担了创业的压力。父母养老的开销,又铺天盖地地压过来,这就如同雪上加霜一样。
再说了,现在的中年人,兄弟姐妹不会很多,多半是两三个。独生子女也有。
按照平均年龄算,老人从六十岁到七八十岁,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年耗费一万,都是几十万。这不是一笔小数字。
若是老人病痛不断,这开销更大了。
老人不自己预谋养老,也不帮忙带娃,这是自己没有留下“经济的根源”,又阻碍了儿女发展经济。
02
有一种老人,整日在村里打牌,混日子,走不动了就一定要住儿女家。
现在是中年的人,其父母多半是农村人。有一部分是城里人,但是占比不高。
有理想的人,就算在农村,也会种果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留下一些钱财,作为养老本,是可以的。
可是有的老人,从五六十岁开始,就在村里搓麻将,赌钱。输掉了,再去打零工。有钱了,又去了麻将桌。
浑浑噩噩过的老人,也不少。一年就是管着一亩地,够自己吃的米。若是有一点余钱,那就种地也不会,到镇上去买米。
农村人,也是可以买农保的,然后在六十岁之后,就能一个月拿到几百块,养老是不愁的。混日子的老人,不会这样想。
老人有句口头禅:“我啊,看他们的。”他们,就是指中年儿女。
后半生都在看“他们”,却不知道他们也活成了蝼蚁。
城里的儿女,安排老人到城里做保安,保洁,起码能存一定的钱。老人是不会同意的,因为老人觉得,农村自由散漫,空气好。
奇怪的是,老人走不动了,开始要儿女接到城里。老人怕孤独,怕到了最后没有人管。
一个长期混日子的 老人,忽然住进了儿女的家。这儿媳、女婿应该不太乐意。儿女也是勉为其难的。
老人很过分,自己吃吃喝喝够了,还嫌弃儿女、儿媳没有管好,生活水平不高。老人在小区里,逢人就说儿女多坏。
家里有一个不明事理,瞎晃一辈子的老人,这丢弃吧,不道德,管一下吧,把家庭搞得乌烟瘴气。
03
有一种老人,把钱财都给了儿子,到头来却要女儿来养老。
和我同村的三大爷, 在老家修建了新房子,都给了儿子。
女儿出嫁,要了几万块彩礼。接着,把彩礼都留起来,等儿子结婚,又转给了儿子的对象家。
儿子婚后,三大爷两口子都去带娃,三大爷还在农村养鸡,隔三差五送到儿子家。
一晃就过了多年,三大爷的钱花光了,也走不动了。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要求女儿和儿女平摊养老费用。
儿子看情况,就一家三口去南方打工了。女儿在县城开店,自然就变成了养老的“主力军”。
女儿女婿,为此苦不堪言。分明自己连续吃亏了多次,为什么要吃亏一辈子呢?
很明显,三大爷不公正,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三大爷又不明事理,把养老的事情,赖给了女儿。
一碗水不端平,就导致了儿女之间的矛盾。这是破坏了孝顺的根基啊。
04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对于老人的赡养,确实各自有不同的苦衷。只是我们要尽量去协调,从长远去谋划。
作为老人,应该从四五十岁开始,就考虑如何自己养老。
其一,在经济上准备,退休、存款,最好是都有。在健康的时候,积极劳动,尽量去找有养老保险的工作地。
其二,在家业上准备,留一份家业给儿女,让儿女事业有成,有赡养的能力。留下勤劳俭朴的习惯,树立老人应该有的形象。
其三,在人情上准备,对儿女都一样好,不偏心,也积极帮助儿女带娃,和儿媳女婿搞好关系。
作为儿女,遇到不明事理的老人,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纠正,而不是听之任之。成年儿女教育父母,也是应该的,千万别愚孝。
家庭的格局,决定了几代人的未来,老人要自省,儿女要自立。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