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教育精神的匮乏

发布时间:2024-09-25 05:21  浏览量:1

应试教育最大的败笔就是让原本应该以人为本的教育,演变成了今天的以考试学科教育为本。不免让原本应该高雅的教育事业多了几分俗气。诚如小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舌辩群儒》一节,江东的那帮死抠“诸子百家”学说文本的书生精神复活了,反而是诸葛亮那般读书广泛,懂得从书籍里汲取有用知识的本领得不到伸张。

纵观古今,当代的应试教育风格也算独树一帜了。世界上陶醉于用答案固定的考试题来约束大量阅读、自由探索精神的做法都没有。而古代的科举制度虽然只是陶醉语文和政治,搞了一千多年,也没像今天这般多的考试题去做啊?古代的读书人,更多的时间是去涉猎大量的书籍,培养独立的思想风格,开拓视野。即使在科举最苛刻的八股考试时代,也只是对写作的格式做出死板的要求,未必就是让学生学习几篇课文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完成答案标准化的试卷上面吧?

毋庸置疑,对于国内的知识分子来说,五四一代新青年是少有的人才辈出的一代。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也懂得以开明的思想去学习别人的长处,有起先学学医而后决心改造民众思想的鲁迅,也有国学大师陈寅恪等等。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以寻求治国良方为己任,似乎没有一个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功名,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没有一个只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荣辱。反观今天的读书人,有多少家国精神?又有多少只是为了考编制、找个工作?又有多少最后陷入贪污腐败的结局?不得不承认,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视化,变化的不单单是教育的格局,人的格局也随之蜕变许多。

只认分数的教育,让原本应该鼓励大量读书、提倡独立思想品质形成的语文课演变成了肤浅的背书、做题课,国内的语文考试,让国内的文学大师都莫名其妙,国外的语文有这么搞的?有拿着标准化答案的考试题约束学生大量阅读、自由思想形成的?

理化生等科学教育在国内,也成了一种另类的科学。也许,国外的孩子从小就会投身到基础的科学书籍阅读和自然界观察、实验室探索的科学实践中去,他们会受兴趣指引,不知疲倦阅读科学书籍,受浓厚求知欲的指引去进行大量的实验探索。然而,国内的科学教育,小学的时候只是做做样子,初中也只是在教室里背诵公式、做几张卷子而已。这般操作,相信牛顿、爱因斯坦复活也看不明白。

最大的悲剧是,应试教育下人才观的歪曲,应试教育下看不到个性与特长的差异,最终的人才认定方式也不是个人才能的体现,注重的只是统一学科的考试分数。

试问,在学科教育方式高度扭曲的背景下,在人才观苛刻到离谱的状态下。英国的学霸们曾慕名来参加高考落得个全部铩羽而归的结局,世界其他各国的学霸精英、诺奖得主们、以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里的精英大师们有几个可以在应试教育之下存活?

应试教育的极端和狭隘认知下,真正的教育精神几近匮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