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巫医、道医与儒医——儒医乃中医之正宗!

发布时间:2024-09-14 16:25  浏览量:11

三十九、巫医、道医与儒医

——儒医乃中医之正宗!

1、巫医

中国医学之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之普遍现象(陈邦贤《中国医学史》)。

(1)巫(师)

从中国最早记载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来看,巫是天地之神,即神祇也(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其后“被视为能与鬼神交往,并驱使为之服役”(《辞海》)之使者,而且能“以舞降神者也”(《说文·巫部》)。那么,何人能担当此任?

巫,以舞降神者也

据《国语》记载,能胜任巫师之职者,必须聪明睿智、博学多才、品德端正、忠于王上者,即“智”“圣”“明”“聪”及“齐肃衷中”“精爽不贰”集于一人之身的。如

《国语·郑语》说:“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惟如此,才能与“鬼神交往”。在殷商时期,其地位之高或仅次于王上。

据《周礼》《礼记》等记载,巫师多与“祝宗卜史”四类古代官职有关。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说:“祝、宗掌祭祀神祖,有相应的仪文祀典;而卜掌占卜,史掌天文历法、记录史事和官爵册命,也有相应的占卜记录和史册谱牒。”而此四类官职皆与天神有关,正是巫师之职责所在。亦即“‘巫’是与‘祝宗卜史’类似的神媒,合称都叫‘巫’”(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即皆是神职官员。其中女巫称“巫”,男巫名“巫”与“觋”。此时其地位在“祝宗卜史”之下,即王上→祝宗卜史→巫。春秋战国以后地位逐渐下落,即王上→祝宗卜史→官僚阶层、士大夫→巫、工匠、商贾等。

(2)巫术

所谓巫术,指运用超自然的力量并通过特定仪法、技法或法术控制客体的神秘手段。巫术由巫师操作施行。

高国藩《中国巫术通史》认为,中国巫术运用反抗、模仿、交感、蛊道四种巫术方式,实现运用超自然力来控制和改造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有九种,即佛教巫术、道教巫术、驱鬼巫术、杂神巫术、神判巫术、政治巫术、厌胜巫术、妇女巫术与蛊道巫术。其中驱鬼巫术、妇女巫术与医疗有关,而医疗之巫术即祝由之术。

(3)祝由

①《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②《灵枢·贼风》说:“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张介宾《类经》说:“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所谓祝由,是古代巫师为求生存以祝祷、符咒治病的巫术。(《中国巫术通史》)

因鬼神有善恶之分,故对善神(鬼),巫师向其祈祷、祈求保佑、求福愈疾;对恶鬼则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

符咒,乃符箓与咒语之合称。

符是指用朱笔或墨笔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以屈曲笔画为主,点线合用,字画相兼。而道符在制作过程中及所用的原材料多是中药。道符又称桃符,即用桃木制成,具有消毒防疾之功、避邪之效。而道符书写的颜料常用的是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效。道符书写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制作时还经常加入一些名贵中药如虎骨、珍珠、麝香等。因符纸中包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很灵验了。另外再送符过程中,多是用药汤送符,如《肘后备急方·救卒客忤死方第三》有“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等记载。

道符(一)

道符(二)

咒是指口中诵念的带有一定节律的口诀,即咒语、咒词。巫师用诅咒、禁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法术,以驱除恶鬼或将蛊毒排除体外。

孙思邈《千金翼方·禁经》两卷,专门讲如何念咒治病。感兴趣者,可参看原著。

又,与第四十篇“祝由考识”互参。

(4)巫毉(医)

所谓巫毉(医),指“古代用巫术为人治病的人……即用符咒、驱神、祈祷等方法,结合药物、手术为人治病。是一种原始的治病方法。起源甚早,世界各地几乎都曾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期,巫和医逐渐分开。”(《辞海》)故有“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史记·扁仓传》)之一说。

古人认为,病患乃鬼神作祟,而巫觋通天达地,乃聪颖饱学之士,具有交通鬼神、沟通天人之功,故其可通过驱神送神、念咒画符、祈祷求福等巫术为人治病。所以最早之巫师亦系最早之医者,从而有“毉,从巫”(张揖《广雅》)之解。说明巫师、巫术最初已具医学因素,亦可看做系医者职能、身份之一种表述。王念孙《广雅疏证》说“毉即巫也,巫与毉皆所以除疾,故毉字或从巫作毉”,而有“巫毉”之称。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说:

“上古民智未启,以疾病为鬼神所祟,而巫与医遂以一人兼充,而掌疗病之事。其术有祈祷、禁咒、祝由等法。”

医、巫之分辨,章太炎《医论集》说:

“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移精变气论》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周礼》马医之官,以巫马名。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七略》序方技为四种,三者同录,亦因于古之事守也。自扁鹊、秦和,医术已不附鬼神事。仲景、叔和张之,益以清理。独晋世葛洪、唐世孙思邈,兼务神仙禁祝而传祝由者,至今不绝,然士大夫无信任者。巫与医皆出上古神圣,而今或信或不信,非今人好自用也。古之神圣,其性偏智偏愚,以其偏智之性作医,以其偏愚之性作巫。审所取舍,固在后人而已。”

“早期的巫师为人治病,既用巫术又用药物,他们对两种方法究竟有什么不同并无清晰的认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逐渐从巫术的束缚下独立出来,这时才会出现与巫觋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治病救人的技术人才,即主要用医学方法治疗疾病的医师。大概从西周开始,巫和医已有明显的区分。春秋时期各国都设有专职医师,其中秦国医生在列国中尤被推重。《周礼》描写的医师和巫师也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

巫医,《中医大辞典》说:

“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作为治病手段的人。巫医,在殷商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这是巫医产生的历史根源。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疾病逐渐有了认识,医、巫的斗争日趋尖锐。两千多年来我国医学一直沿着唯物的道路发展,巫医从未取得统治地位。到建国后,巫医已被消灭。”

《中医大辞典》之说有失公允,如说“两千多年来我国医学一直沿着唯物的道路发展,巫医从未取得统治地位”。实际上,古代官方设有“祝由科”乃“巫医”之合法地位。

据医学史料,自隋代始太医署初置“祝禁博士”;唐代医生分为四类,“咒禁师”为其一;宋代太医局医学九科含“金镞兼书禁科”;元、明两代之太医院亦皆有“祝由科”。至少从先秦至唐代,医学体系中之科学内容与巫术是呈并行发展之趋势。尽管历代不乏对于巫术疗法之指责,如汉代司马迁认为“信巫不信医”属于患病之后“六不治”之一;宋徽宗曾“诏禁巫觋”等等,但均不能改变这种治疗方法乃至其他巫术继续存在之状况。(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

虽如此,此等“巫术”亦非主流医学,后演变为“方士医”、“道医”、“道教医学”之法术,与古代主流医学、传统医学之疗法还是有别!

古代圣王或是众巫之长,巫师有通晓医术者,乃巫之余技而已!见《山海经》《说文》。据医学史料,中医学起源有多种说法,如中医起源于圣王(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起源于巫(毉,从巫)、起源于医学本能与医学实践等多种说法,各有其理。

(5)巫术为何叫“跳大神”?

据《说文》“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即巫师多为女性,且有以舞降伏鬼神的魔力与法术。

为何巫为女性的专职?

因为女性多能歌善舞,而当舞起来时,甚至有近似疯狂者。北方草原地区的“胡巫”中有一种名叫“萨满巫”者,其“巫”的本义即激动不安和疯狂。“萨满多选自身体残疾、精神错乱和大病不死许愿当巫的人,其中尤以女性为多。神经过敏、疯疯癫癫和富于献身精神是这种人的特点。其降神手段是‘舞’,也就是俗话说的‘跳大神’。他们往往集医、卜、星、相众术于一身,用以满足民间的各种需要”(李零《中国方术续考》)。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据《墨子·非乐》(引《汤之官刑》)《国语·楚语下》《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荀子·王制》《荀子·正论》《鹖冠子·环流》《说文解字·卷五上》《周礼·春官·神仕》等古代典籍认为,“‘巫’是以‘狂’为特点。他们以舞降神,多为女性,多为残疾人,多有癫狂的精神状态,多被视为智能超常,这同萨满十分相似。”

又,即便非残疾的人行使“巫术”时,为了迷惑当事者、家属或围观者,有效仿残疾人之步伐并起舞而行使“巫术”者,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或咒语,或颂词等。如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有“禹步”(模仿夏禹便枯之步——禹生便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和咒语同时行使者。模仿“禹步”的“巫师”、“巫婆”、“神汉”、“大仙”们等,行走时一窜一跳,一上一下,左右摇晃,类似“跳大神”。此概所以巫术又名“跳大神”之来源矣!

另,因“毉”字有从巫之说,故有人误认为中国传统医学与民间巫术(跳大神)无二。殊不知,此谬也!乃因“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故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巫医》说:

“夫医之为道,始于神农,阐于黄帝,按某病用某药,著有《内经素问》,所谓圣人坟典之书,以援民命,安可与巫觋之流同日而语耶?……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以巫而替医,故曰巫医也),是则巫觋之徒。”

所谓禹步,如下。

①尸佼《尸子》说:“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子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手不爪,胫不生毛,生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②《荀子·非相》说:“禹跳、汤偏。”

唐·杨倞注:“《尸子》曰:禹之劳,十年不窥其家,手不爪,胫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禹步法,葛洪

①《抱朴子内篇·仙药》篇说:“禹步法: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尺,后有九迹。”

②《抱朴子内篇·登涉》引《遁甲中经》说:“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次复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并,是二步也。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

2、道医

据相关文献史料,道医前身是方士医,方士医前身是巫医,即巫医→方士医→道医。

(1)何谓道医?

《辞源》《辞海》《中华道教大辞典》《道教大辞典》《中医大辞典》等大型权威性工具书未见载录。

愚见,以医学而言,道医乃“道教医学”之简称;以医者而言,为“道士医”之简称,即道士在修道时兼修医术,以愈己疗疾解除近患而已!因“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故有道医之称。

可见,有了“道教”“道士”之后,始有“道医”之称。

(2)何谓道教、道士?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中后期逐渐形成,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将老子及其《道德经》加以宗教化,称老子为教主,尊为神明;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对它做了宗教性的阐释(卿希泰《简明中国道教史》)。道教的正式诞生,在东汉顺帝、桓帝之际。早期道教派别分为五斗米道(张陵所创)和太平道(张角所创)。

道教,是在原始宗教演变过程中,将各种巫术、禁忌、方技术数、鬼神祭祀、民俗信仰、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以融汇道家和神仙家的黄老学说为旗帜和理论支柱,杂取儒家、墨家、阴阳家、五行家、医家、方技家、养生家等诸学派的修炼理论、伦理观念和宗教信仰成份,在劝世度人、长生成仙,进而追求与道合一的目标下神学化、方术化为多层次的宗教体系(《中华道教大辞典》)。

道家哲学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但道家不是道教。先秦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等为代表的学术思想、哲学派别,而道教乃是东汉中后期形成的一种宗教。修道成仙思想是道教之核心,通过修道能够使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道教吸收儒家的学说,首先吸收儒家学说中纲常伦理思想,从此构成了它的宗教道德观主体。先秦儒家思想,至西汉经董仲舒之手,便改变了原来面目。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以及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均为道教所直接吸收,成为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汉代之《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也被道教所吸收。从方术仪式方面来看,道教符箓、内丹、外丹术皆与《易》学密切相关。战国秦汉时期之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也被道教所吸收。此等神仙方士,宣扬长生成仙信仰,把黄帝作为长生成仙的楷模而倍加推崇,俨然奉之为祖师。并提出了主要以寻求仙人和不死之药以及祠灶祭神等多种修炼成仙的方术,其突出特点是倡导化丹砂为黄金的炼丹术。方仙道、黄老道,都是道教之胚胎,尚未正式成为宗教组织,行其术者谓之方士,尚未被称为道士,至两汉之际(或东汉中后期),方士始被称为道士。而所谓“道士”,乃修道之道教徒。

(3)何谓道教医学?

盖建民《道教医学》说:“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它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和目的,为了解决其生与死这类宗教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学体系,也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说:“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

可见,所谓“道医”,即“继承和吸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亦即源于“中医学”之理论体系,而非相反!那些说“中医源于道医”者,显然不当。

3、儒医乃中医之正宗!

何谓儒医?

愚见,中医最高或核心理论体系源于儒家思想者,谓之“儒医”!《辞海》以“儒生而行医者”谓之“儒医”,只是一说矣。有人认为中医源于巫、源于易(卜筮)、源于道(玄)等,殊不知,实非如此。儒医乃中医之正宗!

以《素》《灵》《难》而言,阴阳五行说是其最高理论体系推演之工具。试问,无论是巫,还是易、道等,能通帅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体系之工具而推演的《素》《灵》《难》全书吗?

《素》《灵》《难》为什么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体系推演之工具?因为《素》《灵》《难》编纂成书的年代,正是阴阳五行说极盛时代——两汉,且是统治哲学,并已被神化,此等医学典籍自然受其影响。

据相关史料,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统治哲学且被神话,而先秦道家、阴阳家之天道阴阳观,至汉亦被汉儒五行化了,故汉代的五行理论实则阴阳五行理论。当时各种学术思想无不浸淫阴阳五行理论。

五行说作为汉代官家统治哲学,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见《春秋繁露》。《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而大倡五行理论,后其理论大显。其《贤良对策》见《汉书·董仲舒传》,后被汉武帝采纳从而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施政纲领。赵洪钧先生《内经时代》说:

“《内经》理论体系中,有以下四个自然哲学理论。即:①阴阳学说②五行学说③天人相应学说④气和气化学说。”

以上四个自然哲学理论,都早被汉代儒家全面吸收而且是两汉的主流思想。汉儒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汉书·五行志》说:“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正是他促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局面。董氏的代表作《春秋繁露》就充斥着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气化思想。正如近代人梁启超所说:“两汉所谓今文家经说,其能脱阴阳五行臭味者十无二三,大率自仲舒启之。”(《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所以,可以毫无疑义地断言:《内经》理论体系受董仲舒思想的影响最大,因而带有典型而深刻的汉代儒家思想烙印。(赵洪钧著、金栋补注《正说内经》)

俗话说“一个儒生半个医”、“儒生学医,笼中抓鸡”,可谓“医学实在易”(陈修园语)。世传宋代儒臣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此即指“儒医”。所谓儒医,《辞海》说:“旧指儒生而行医者。《宋会要辑稿》:‘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

据医学史料,“儒医”一词始于宋代。“儒医”是对古代中医的最高评价。他们不仅以丰富的学术著作立起了医学理论的一座又一座丰碑,而且以丰富的儒学修养构建了渊博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可以说没有儒医的参与,就没有中医药文化。

廖育群《中国传统医药》说:

“从外部因素讲,这些著作的成书与成为经典,都与‘儒医’具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所含出自不同作者的162篇论文,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文化素养,都表明其作者绝非靠实用技艺谋生的工匠或医家,而是通常所说的‘儒医’。这一特点在《难经》中更是达到了极致。强调这一点,是由于在两汉医学理论发展、体系化的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到儒家学说的运用和影响。”

儒医当读哪些书?

据《宋会要辑稿·崇儒》,宋代医学设三科,即方脉科、针科、疡科,各习七书。其中《黄帝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注本草》《千金方》这五书是三科必习者,而内方脉科加习王叔和《脉经》、张仲景《伤寒论》,针科加习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龙本论》,疡科加习《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灵枢》与《金匮要略》因残缺,宋代未予校正,后未被正式列入所习之书目。

而上述这些古典医籍,亦正是目前中医所习读者。所以说儒医乃中医之正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