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中国院士: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发布时间:2024-07-30 20:38  浏览量:24

#深度好文计划#张衡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中国院士: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强

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大多数人是通过中小学的教科书了解到张衡及其地动仪的,但是由于没有实物流传于世,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对地动仪是否真的存在表示怀疑,甚至直接有专家表示:房梁上吊块肉都比它强。

追本溯源,其实一切源于本文图中的地动仪设计。

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地动仪形象了,于是,大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然而,根本不是。

关于历史记载中张衡地动仪的功能和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台地动仪的内部构造吧!

按照设计,这台地动仪的中央有一根立着的柱子,当地震发生时,柱子会倒向一侧,砸中龙头后面的机关,让龙头吐球。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我估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设计,可能会想:这和地上啤酒瓶子倒立的样子很像嘛!

那么,这个地动仪的设计是从哪儿来的呢?

其实,它从里到外都不是张衡的设计,而是来自历史学家王振铎1951年的设计。

当然,尽管王先生这个设计不符合地震学原理,却并非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参考了《后汉书·张衡传》中关于地动仪结构和功能的记载,原文见下面: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短短一百余字的模糊记载,吐露了非常有限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地动仪是用精铜铸造而成,它的形状就像一个酒樽,中间设有“都柱”,周边设有“八道”,通过触发机关,让龙头吐出铜球。

那么,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

都柱是什么?不知道。

八道是什么?不知道。

触发的机关是什么样儿?不知道。

陇西地震以后,又测报过哪些地震?不知道。

总之:一切细节都不知道。

偏偏张衡亲自设计制造的地动仪实物又毁于东汉战火,没法做到“有图有真相”了。

于是,古今中外,大量学者根据这段简短而模糊的记载,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地动仪,其中,出镜率最高的,就是王振铎先生设计的这款。

遗憾的是,这些设计都不能完美再现史书记载的地震后“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的效果。

对此,中科院的院士、中国地震学的奠基人傅承义先生给出了严厉地批评,他在实地考察了地动仪模型后,毫不留情地说,这个地动仪还不如吊在房梁上的猪肉有用,地震发生时根本不会有反应。

可能说到这儿,有的读者要说了:“当代人还是不如古人,自己做不出来,就说古人也做不出来。”

其实,当代地震测报水平真的比张衡时代高出太多了,地震发生不久,就能准确得出震中位置、震源深度、震级、烈度等一系列指标,对无感地震也能准确地测报出来。

就算张衡地动仪真能达到《后汉书》中记载的效果,也被当代技术甩了不知几条街。

当代诸多地动仪复原者努力的方向,并非“如何做出一个厉害的地动仪”,而是“如何仅用汉朝的知识和工艺水平做出一个厉害的地动仪”。

当然,作为一位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的贡献不只是地动仪。不管张衡地动仪的真相能否水落石出,也不影响张衡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