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好的教育成果需要好的被教育者(学生)

发布时间:2024-11-10 00:05  浏览量:7

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被教育者)的双向活动。好的教育成果,不但要有好的教育者,而且还要有好的被教育者。好的教育成果是需要好的学生才能达成的。老师再有渊博的知识、优秀的教育品质和教育才能,然而学生自身不好好学,不聆听老师的教诲,那也是出不了好的教育成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被教育者(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己上进修身都非常重要。

一个优秀的学生,不光是要明理,而且要守诚信,这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当代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对学生诚信的教育就是对学生道德感的培养。做人先要内诚于心,才能外信于人。守信是内心诚实的外在表现,而学生要具备这种优秀的品格,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熏陶。建立诚信的优秀品格,与人交往以诚相待,是文明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具备自立,自信,负责,宽容,勤奋,尊重他人,勇敢,进取,乐于合作,分享等十种品质。

学生若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自己能学有所成、出类拔萃,第一就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青少年学生(孩子)贪玩、注意力不集中、吃不了学习的苦,情绪易冲动,性格很急,自控力差;这是他们的共性。做事拖拉,学习拖拉,总是有各种借口;缺乏自信,玩起手机放不下,爱发脾气;不专心,虎头蛇尾,大题不会做,小题总出错;叛逆、顶嘴,学习不上心,不主动,嘴上答应好的,懒得行动等等。这些都是青少年学生(孩子)在学习中的普遍现象。这种厌学的态度若不去纠正,学生(孩子)是读不好书的,也不可能学业有成。

要想解决以上学生(孩子)的毛病,需要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持久耐心和正确方法,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为学生(孩子)出现这些毛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表面的讲道理、批评教育、打骂……得到的教育效果并不大,可能还常起反作用,轻的招学生(孩子)烦,重的让他们学会撒谎、厌学、逃学……

学生(孩子)不爱学、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蹭等问题,虽是由

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老师和家长应知晓其中有两种核心原因:

一个是学习能力不足。孩子没办法快速地,把作业写完,确实不会做,确实他写字很慢,确实听觉跟踪不上、视觉跟踪不上,上课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写作业的时候就会觉得难度大,久而久之就不愿做作业了。倘若是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老师和家长要快速、耐心辅导课本知识,让他(她)不懂的知识,如语文的语法、写作知识,数学的公式、定理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耐心讲解,直到他们弄懂,就解决了他(她)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学习动力不足。家庭给他们的生活条件太优厚了,太宠爱贯坏了他们,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去努力学习。孩子找不到他们要学习的动力;再加上老师、爸爸或妈妈平时又不会教育,也不会引导和有效沟通。这就造成了孩子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倘若是学习动力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就要让学生(孩子)明了他们究竟为谁读书的问题。从而解决“要他学”和“他要学”的问题。这三个字没变,只是要字放在前面和中间而已,但释放出来的内容大不相同。往往学生(孩子)在家长的责骂声中,会认为或哭着说:“又不是我想上学的,是你们非要我去的”。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对学生(孩子)做通这个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读书求知识都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家长或老师。

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以上的各种毛病就会迎刃而解了。

在求学过程中,学习态度非常重要,古往今来,凡是学业有成的大师,都是他们勤奋刻苦学习的结果。

中国古时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主要是讲学子刻苦读书,随后才能学有所成。

头悬梁故事里的主人翁孙敬,他是西汉时期信都(今冀州区)人士。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采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的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簦来向他求学解疑或讨论学问。

锥刺股的故事是讲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如饥似渴地求知识,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一打瞌睡,想睡觉时,就拿出一把锥子,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接着读书。之后,他又拜纵横家鬼谷子为师,成为天下摆阖第一人。在2000多年前,中国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六个国家由他撑挂相印,联合抗秦。这是需要多么深厚的知识和说服力,才能取得不同条件、不同利益的六国君王之胜任。他成为古今中外最有名的说客。

凿壁偷光成语典故中,讲的是做过西汉丞相匡衡幼时勤学苦读的故事。凿壁偷光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邹城市钢山街道杨下村。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后匡衡封为丞相,为报杨老太借灯读书之恩,专程探望,此时杨老太已故去。后来此村改名为杨下村。

唐代大诗人,后称之为诗仙的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习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外面玩。

有一天,李白不去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李白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唐朝最著名的诗人——诗仙。

以上几个典故,都是讲学生(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只要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并能成为杰出的人才或大学问家。其实,要端正学生(孩子)的学习态度也很简单,就是引导和教导他们从“要他学”转变为“他要学”的学习态度。也就是使学生(孩子)在学习上形成第二内驱力;人的内驱力为两类: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一内驱力,又称原始或低级内驱力;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二内驱力,又称社会或高级内驱力。学生(孩子)在学习上产生高级内驱力,就会高度自觉地去学习。

因此学生(孩子)只要有了“他要学”的学习态度,他们在学习上的高级内驱力发动,教学与学习的教育成果就会事半功倍。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