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天象记录研究之日食篇
发布时间:2024-10-22 06:00 浏览量:17
▲ 日偏食和日全食
中国古代有记录天象的传统,流传至今的天象记录数量巨大、门类齐全、持续时间长久,为世界独有。这些记录对于中国历史、科技史,甚至现代科学的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代以前历代日食记录
日食是中国古代最受重视的天象。一方面,时人认为它是上天对皇帝最直接的警告;另一方面,它是历法是否准确的最根本标准。历代史书不但把日食记录集中在天文志中,而且编排在记录全国大事的“帝纪”里,以表示该帝王统治的合天、合法和正统。
现存最早的日食记录存于殷商甲骨中,更早的线索见于《尚书·胤征》所记“仲康日食”,此后还有西周时期的“天再旦”“天大曀”和《诗经》中的“十月之交”等模糊记载。最早的日期确切的日食记录见于《春秋》,“(鲁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春秋》记载日食37 条,大多数准确无误。这是中国古代史书中连续系统地记录天象之始。
战国至秦朝,只有零星的日食记录留存,而且仅有年份而没有日期,无法验证。自西汉起,各种类型的天象记录大量增加,并汇集在史书天文等志(天文志、五行志、天象志、司天考)中。西汉日食记录明显多于春秋,而东汉以降,日食记录已经覆盖了都城可见日食的大多数。
自东汉开始,出现一种特殊的日食记录,即记录当天确实有日食发生,但中国各地都不可能见到。这显然是不准确计算的结果。也有部分记录,都城不可能见到,但国内其他地方可以见到。这可能是地方报闻,也可能是计算不准确所致。
日食需要预先预报,做好救护仪式的准备工作。由于预报不准确或是阴云蔽日,届时并未看到,这时应当记载“当食不见”或“阴云不见”。这种记录历代皆有,《宋史·天文志》日食记录中最多。部分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将这样的说明遗漏或略去,就成为“不可见”日食记录。
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一段时期的日食记录严重缺失,史书编纂时根据计算补入(本纪中插入日食是史书编纂的惯例,表示该皇帝的正统地位)。《隋书》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很大。
不难想见,那些仅仅记载了某年月日“日有食之”的记录,尽管计算检验确有日食可见,也不能确认是真正见到了日食。可见,日食是中国古代最受重视的一类天象,其记录却也是最不可靠的一类。
我们对明代以前各朝代日食记录做出了统计,资料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之帝纪和天文等志。其他文献极少独立的信息,但若有新的正确记录则加入其中(其他文献的错误记录不在其中)。经由天文计算验证和文本比对,资料已做如下预处理:①同一事件的多处记录归为一条。②源头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例如,“鲁宣公八年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显然是十月之误。又如《宋书》《南史》本纪“孝建元年七月丙申”日食,《宋书·天文志》误为丙戌。这样,一个朝代的日食记录可以分为以下3 类:①正确的或修正的,②有日食但都城不可见的,③错误而考不出源头的。以上3 类之和便是“总记录数”。“当食不见”或“阴云不见”的记录包括在其中。
天文计算可以计算出一段时期(朝代)都城可见的全部日食事件。正确记录(包括修正)数除以都城发生的日食数称为“覆盖率”。下表给出我们对明朝以前历代日食记录的统计,数据(以及下文关于月食的统计)源自我们对历代天象记录的分别研究。作为对比,下文统计得到的明代数据也列在表中。
表 历代日食记录统计
尽管绝大多数日食记录只是某年月日“日食”或“日有食之”,但还是有少量记录带有更多的信息。这些详情包括:①未见到日食的记录。例如,前文所述“当食不食”“阴云不见”。②日食食分记录。描述性的如“既”“不尽如勾”“昼晦星见”,数量性的如“食三分之一”“食十分之六”。③时刻及方向记录。例如,“午正二刻”“日中时食从东北”“日从地下食出,十五分食七,亏从西南角起”。④日食所在宿度。汉代和唐代日食记录大多带有某宿某度的记载,如“日有食之在翼八度”。这显然是事先或事后的计算结果。⑤观测地点。一般天象记录应是身在京师的史官记下的,但也偶有外地报闻,如“史官不见,张掖以闻。”
《旧唐书·天文志下》记载:
肃宗上元二年七月癸未朔(761.08.05),日有食之,大星皆见。司天秋官正瞿昙譔奏曰:“癸未太阳亏,辰正后六刻起亏,巳正后一刻既,午前一刻复满。亏于张四度。”
这条记录包括了全食(既)的信息和初亏、食既、复圆的时刻以及日食所在星座,并且是司天官员在都城的观测,堪称相当完备。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明末以前)最详细的日食记录。
《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丘处机一行觐见成吉思汗途中,辛巳年五月朔日(1221.05.23)在陆局河午时见到日食,“五月朔亭午,日有食之。既,众星乃见,须臾复明”;西南行至金山,得知当地食至七分;至邪米思干,得知当地辰时食六分。文中记载了一次日食在不同地点看到食分不同、时刻不同,并且正确解释了这一现象。这样详细确凿的记载十分珍贵。
基于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15 世纪中国古代日食记录具有密集、简略而公式化的特点,笔者曾将它们整理成一个包括938条日食记录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常规日食记录表”。该表给出每次记录的原日期、公历日期、当时都城、所属朝代以及一部分记录所载的进一步详情。该文介绍了这个表的构成,并对这些历史记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这有助于对这些记录进一步的统计研究(刘次沅. 中国古代常规日食记录的整理分析. 时间频率学报,2006,29(2):151-160)。
明代是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最后一站,距今较近,因而留存的相关信息特别丰富,最能显示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面貌。这些记录以《明实录》为主体,补充以《崇祯历书》及各种地方志和私人著作,并得到各种明代史书、类书的传播。
明代日食记录
《明实录》无疑是明代日食记录的主要源头。107 条记录中,91 条正确(经计算检验,都城可见),14 条大致正确(有日食但都城不可见、中国不可见),仅2 条错误,但《明实录》明末的记录严重缺失。此外,《明史·本纪》、万斯同《明史·天文志》、王鸿绪《明史稿·天文志》《续文献通考》《二申野录》《国榷》《古今图书集成》《罪惟录》对明代日食也有较完整的记载。《明史·历志》和《崇祯历书》记载了明末日食。
▲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朔日食
注:双线中间是现代天文计算得到的全食带,“十”字符号处是地方志记录地点。
《崇祯历书》记录了明末崇祯年间引进西法改革传统历法的过程,以日月食和行星位置计算为重点,全面介绍了西方天文学。书中包括了明末的19次日食记录。与传统的朝廷日食记录的简单、公式化不同,这些记录极为详细。通常包括事先的计算预报:食分和初亏、食甚、复圆的时间,各省日食时刻;实时的观测报告,包括参加人员、观测地点、观测使用的仪器,天象发生的时间、食分或位置的测量结果。
表 《崇祯历书》的日食记录
明朝中期大量兴起的地方志和各种文人笔记小说中也有大量日食记录。《总表》搜集有明代日食662 条,许多应是抄录自朝廷记录,但错误很多。地方志日食记录最有价值的是对于日全食的生动描述。明代我国东部共发生15次日全食或环食,其中8次地方志有全食的记载。正德九年八月、嘉靖二十一年七月、万历三年四月、崇祯十四年十月日食,每次都有几十处不同地点看到日全食的生动记载。
表 明代我国东部经历的日全食和日环食
包括《明实录》等10 种文献中的正确和大致正确记录,明代日食记录总共136 条。其中正确101 条、大致正确35 条(都城不见18、中国不见17)。另有5 次都城可见的日食没有记录,由此可得覆盖率95%。10 种文献中,25 处错误被校勘改正,另有70 条存误。《二申野录》《古今图书集成》《罪惟录》的“不可见”和错误记录往往相同,这显示他们有某种同源关系。
本文摘编自《明代天象记录研究》(刘次沅,马莉萍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0)一书“第3 章 明代日食记录”,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