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情绪提醒我们关注需求和渴望

发布时间:2024-10-18 07:46  浏览量:18

一周热话题

新学年,中小学生情绪问题关注热度不减:9月13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22场心理健康教育专场活动主题是“培育学生积极情绪”,截至活动结束,点播量累计47.75万次,受到省内外教育工作者关注和好评;10月12日,2024年广州市“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好学校”之“健康学校巡礼”活动第四站走进广州市艺术中学黄埔校区,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丁如一副教授向高一学生分享《情绪有度,人际有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与人际沟通技巧》心理健康讲座,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表示,听完专家深入分析情绪,才发现原来情绪管理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它不仅影响着心理健康,还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本期细说心语,我们邀请了参加南方教研大讲堂的刘娟、齐玲和袁伟雄三位老师,继续深入探讨情绪话题,帮助孩子们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与情绪友好共处。

插画/杜卉

情绪体验无好坏之分,只是反映了我们的需求

“情绪是人类体验到的心理感受,是我们对环境的反应和行动的内驱力。”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负责人、心理科组长刘娟表示,情绪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感恩、希望、愉快等是典型的积极情绪,而焦虑、抑郁、愤怒等是典型的消极情绪。“情绪是人类共通的体验,古今中外,无论是文学作品、艺术创作还是日常交流中,人类都没有停止过对情绪的表达。比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对命运充满希望的感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达的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忧愁情绪。”

刘娟强调,在理解情绪之前,一定要对情绪有客观的认识,“情绪体验无好坏之分,情绪反映了我们的需求。比如,当你的肚子饿了时,你会体验到一种不适感,会感到焦虑或烦躁,而你还会有明显的生理反应——肚子咕咕叫,没有力气。这些情绪感受和生理反应都会促使你快速采取行动补充食物。”

刘娟指出,情绪往往具有强大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当学生对自己有更多积极的感受,体验到成就感和控制感等积极情绪时,他们更倾向于继续努力,持续提升自我;而当学生长时间陷入无助等消极情绪中时,就会选择逃避或退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和心理学家杰罗姆·辛格在1962年进行的心理学实验,结果说明了情绪源于认知过程、生理唤醒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其中认知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驱动我们产生某种情绪感受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核心信念和解释。

“如果我们可以常用乐观积极的成长型思维去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时,比如更加相信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将失败看成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多关注自己已经达成的目标,个体就会获得积极的情绪,进而提升生活满意度和生命质量。”刘娟表示,很多人都明白积极情绪对自身产生的正向作用,但是,消极情绪并不是一无是处,正确看待和理解消极情绪,进而让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这样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心理健康与生涯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负责人、心理科组长刘娟

消极情绪提醒我们关注需求和渴望

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和理解消极情绪呢?

大家不妨先设想一下,在远古时期,一个人乐观开朗、自信满满地在森林中溜达,没有消极情绪,下一秒这个人就可能被野兽吃掉。“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是消极情绪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消极情绪往往源于个体的需要和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给人带来的是不舒服的体验,但是消极情绪也有其丰富的意义和功能。比如,恐惧可以警告我们远离危险,保护自己,促使我们逃跑或战斗;担忧可以激励我们为可能发生的负面事件作准备,驱动我们更努力地学习或工作,避免失败;悲伤可以促使我们表达心境,寻求社会支持;愤怒可以激发我们去解决现实的问题等等。”刘娟强调,消极情绪一直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渴望,提醒我们要更爱自己一点。

刘娟提醒道,作为一种正常的消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不但不可避免,甚至还是必要的。它就像一个沼泽地,过度地挣扎或控制,反而可能导致问题的加剧,反而越陷越深。“由于青少年的前额叶皮层还未发育完全,前额叶皮层与其他脑区的连接也未建立好,加上不成熟的杏仁核,青少年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往往更深刻。比如青少年常常有的考试焦虑情绪,如果一直想着要消除考试焦虑,焦虑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够接纳这种焦虑情绪,允许这种正常的情绪感受自然地发生和发展,停止抵抗不愉快的出现,那么情绪就会自然地消退。而且当一个人完全没有焦虑时,会感到生活缺乏重心,没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导致表现不佳,而适度的焦虑还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提升专注力,有助于在任务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羊城晚报》2024年10月18日A12版

策划 | 龚丹枫 陈晓璇 徐航航

统筹 | 卫轶 何宁

指导单位 |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专家成员 | 全省心理教研员及一线教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