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摄影展|在亮马河边,解锁城市与飞鸟的相遇

发布时间:2024-10-15 23:06  浏览量:19

北京,地处暖温带的北部边缘。“两山两河”的生态格局孕育了“北京湾”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带来了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使北京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从南到北,贯穿古今北京中轴线不止是北京老城的灵魂,也是现代北京城市的轴线。古建筑仍然严整,高楼遥相对望,北京城市的壮美秩序由此产生,我们的城市生活也在此展开。

而飞鸟,一直都在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里与我们共生:公主坟的乌鸦每天傍晚成群飞过天际线;颐和园的鸳鸯在昆明湖上自由自在地嬉戏;正阳门的北京雨燕横穿亚欧大陆,回到古老的梁缝中筑巢繁殖。

颐和园鸳鸯,曹志刚/摄

作为“北京中轴线鸟类发现计划” 2024 年全民观鸟节北京站系列活动之一,“北京中轴线飞鸟集”鸟类多样性公益摄影展在亮马河畔的启皓中心开幕,将这部独属于北京的“城市飞鸟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存在。

“北京中轴线飞鸟集”鸟类多样性公益摄影展通过 78 组鸟类主题生态摄影作品,围绕“北京中轴线鸟类多样性”、“北京城市公园鸟类多样性”和“北京人与鸟类和谐共生”三大主题,呈现这部独属于北京的“城市飞鸟集”。

沿中轴线及其延长线,这 78 组摄影作品按照拍摄地点,以从南到北的顺序分布在展览空间中。行走在其中,仿佛打开并观阅一本立体观鸟手册,由此感受北京的城市鸟类多样性,探索城市生活与飞鸟的链接。

北京永定河畔的崖沙燕扇动轻盈的羽翼,穿过波光粼粼的永定河喂食幼鸟,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

捕猎归来,崖沙燕,韩霄林/摄

与正阳门城楼相伴 600 年的“老北京”北京雨燕,每年春天从非洲南部出发,沿着亚欧大陆飞越上万公里,回到世代相传的家。

正阳门上的守护,北京雨燕,杨紫瑄/摄

故宫博物院里,不仅有红墙黄瓦的古建筑,还有我们的鸟类朋友,它们出现在馆藏文物中,也在故宫的每个角落,院落、屋檐和天空中。

故宫的红嘴蓝鹊,史宁昌/摄

《桂菊山禽图》轴,明,吕纪,故宫博物院藏

在颐和园,中外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为北京雨燕佩戴了微型光敏定位器,成功获得了相关数据,揭开了北京雨燕迁徙之谜。

揭开北京雨燕迁徙之谜的环志,中国观鸟会、刘阳提供

在通州,缓缓流淌的京杭大运河与两岸的城市公园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哪怕是在人潮涌动的环球影城周边,也有可能遇到短耳鸮。

短耳鸮与背后的环球影城,爱鸟汇/摄

在丰富的展览作品中,你能看到鸟类与中国尊、北海白塔同框,也能看到它们出没于居民小区里,或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借此,我们也能清晰感知到,鸟类与城市生活并非遥不相关,它们也像我们一样,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立交桥下的普通雨燕,丫丫鱼/摄

城市上空的红隼,郑昊/摄

景山雪柿子丝光椋鸟,张宝旭/摄

倒挂的红角鸮,韩霄林/摄

除了摄影作品,“北京中轴线飞鸟集”城市鸟类多样性公益摄影展还设置了多功能展示架,以全民观鸟节 Paper、2024《北京观鸟指南》推荐观鸟地、飞鸟书单等方式呈现北京的鸟类多样性,提供更多元有趣的观展体验。

全民观鸟节 Paper

这是一份非传统意义上的展册,少了些严肃,多了些如同朋友间分享般的轻松与活泼,其中,你能读到艺术家用羽毛进行艺术创作的故事,以及乌鸦如何在北京通勤、为什么你经常被鸟粪砸中等趣味科普。相信每次打开它,你都会有新的体验和发现。

2024《北京观鸟指南》推荐观鸟地

每年,全民观鸟节都会对城市观鸟指南进行更新。指南中包含“城市推荐观鸟地”,其中所列的观鸟点大多距离城市中心并不遥远,便于抵达。这也与全民观鸟节的价值观相符合:以专业、科学、有趣的指引,长期主义的方法论,让更多人参与到观鸟中,让观鸟成为一件更日常的事情。

放心,这份书单并不枯燥无味,相反,它囊括了多种主题:从百年前的观鸟志,到贴近生活的“北京鸟类图鉴” ,借此,你也能懂得,为什么总有人说在北京不看鸟就可惜了,文字让鸟类的故事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到鸟类之美。

不管是全民观鸟节 Paper,还是展览现场随机掉落的城市观鸟指南地图与飞鸟书单,都兼具严谨与趣味。前来观展时,不妨留些时间给它们,或许能借此开启一个新视角,一项新爱好。

每一次看见,都是守护。

共同守护自然,守护飞鸟与城市的共生之美,

飞鸟与城市的故事,期待你来续写。

“北京中轴线飞鸟集”鸟类多样性公益摄影展

展览时间

2024 年 10 月 12 日至 11 月 10 日

展览地点

启皓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 8 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