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心传】发散风寒的麻黄汤
发布时间:2024-10-13 16:18 浏览量:17
麻黄汤
麻黄汤,《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伤寒之主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之第一峻剂,八法中“汗”法的代表方,辛温解表之祖方,散寒解表第一方。万方之王,辛温发汗峻剂。
《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 (去节,三两), 桂枝 (去皮,二两) ,甘草 (炙,一两)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现代常用组成:麻黄(去节)9g,桂枝6g,杏仁(去皮尖)6g,炙甘草3g。水煎服,温覆取微汗。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温经通脉。主治外感风寒、腠理闭塞之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乃外感风寒之邪束表,毛窍闭塞,卫阳被遏,营气涩滞,肺气不宣。治当发散风寒,通畅营卫,宣通肺气。药用麻黄发散寒邪,宣肺平喘,祛在表之风寒,开闭郁之肺气,合证之病机,含治之方法,是为君药,方亦以此为名。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助麻黄通营达卫,为臣药。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杏仁助麻黄降肺气,与麻黄一宣一降,泄皮毛、止喘急,是为佐。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为使,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诸药合而为方,使表寒散,营卫通,肺气宣,诸症平。先圣配此四味之剂,以治伤寒者,乃专主伤寒脉浮紧恶寒无汗之所至也。
临床应用于正气不虚,寒邪重,邪气旺盛,表实郁闭之外感病,太阳伤寒表实证:风寒袭表,形证俱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恶寒,无汗、发热、身痛、喘满,舌淡苔薄白或薄腻,脉浮紧。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药;或有一症,如恶寒,无汗,身痛,不必悉俱;或太阳合阳明、少阳等证,先解表邪,后治里证,待太阳一开,邪有出路,然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逐一突破,以竟全功。仔细辨证,总以风寒郁滞为病机。不圄病种,灵活用药,经方之妙也。
古今以麻黄汤加减方达40首,应用广泛,常见的麻黄汤类方通常包括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葛根汤、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越婢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越婢汤、麻黄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半夏麻黄丸、文蛤汤等。如喘者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痛如表痛、寒痛、痹痛,治痹常用小续命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现代文献报道中麻黄汤治疗疾病更达 45 种之多,其中以肺系疾病为多,还有肢节痹痛、水液代谢失常等,以为表、痛、喘三大证。有学者总结用药变化一般规律是: 风寒咳喘较甚者, 加生姜、五味子、桔梗、橘红、款冬花、前胡、紫菀、苏子; 痰阻气窍者, 加法半夏、瓜蒌皮、贝母、胆星、陈皮、枳实、香橼; 伤寒夹湿者, 加苍术、藿香、佩兰叶、薏苡仁; 兼风水小便不利者,加浮萍、大腹皮、泽泻、通草、车前子、茅根; 兼痹痛者, 加附子、川乌、丝瓜络、独活、羌活、秦艽、木瓜、防己、防风、寄生、威灵仙、甲珠、红花; 头痛较甚者, 加藁本、菊花、蔓荆子、川芎、白芷; 饮食不佳者, 加白术、鸡内金、大枣、茯苓、山药; 寒甚肤冷者, 加附子、肉桂、干姜、细辛。(周新灵.麻黄汤证治规律的现代研究与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435~436。)
也有学者总结麻黄汤应用减少的原因 :一是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寒性的感冒相对减少;二是由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越来越不规律,熬夜,过食辛辣、煎炸、肥腻的食物,使得体质越来越“火”,即便感受寒邪,也马上会化热;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感冒后并不是立即就诊中医,出现感冒治疗四部曲,即先在家里找点药对付,两天后不行再去药店找药,还不行的话就去打吊瓶了,最后还是不行才去找中医吃中药。而这时的感冒早就不是感冒初起那种情况了。从临床看,感冒初起绝大部分还都是寒性感冒,但疾病是随时发展的,如治疗不当,很快就转化了,不是单纯的寒性感冒或太阳伤寒证了,多是由寒转为热,有的经过打了一周、两周的吊瓶,舌苔又黄又腻又厚,发烧也从高烧变为低烧,这就转成了湿热,所以这种情况下麻黄汤多半用不上,只能是辨证论治,或采用辛凉解表的治法,或采用清热化湿的治法,如果再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解表方剂,等于是火上浇油,一治就坏,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陈明,麻黄汤与太阳伤寒证。中国中医药报/2013 年/10 月/18 日/第 005 版。)仅供参考,不拘泥,不妄用。
青壮年多用,北方多用。有汗者禁用,咽痛者不用。体质嫩弱,肌腠疏松者慎用。“亡血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下利不可发汗”。伤津耗血严重者不可发汗,耗伤较轻者则要谨慎对待。正气不足用之发大汗后会出现亡阳汗出。
(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