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点格图研究|古今数学:我国古老算术中有无“未知数”?

发布时间:2024-09-25 14:30  浏览量:17

文/李建恒[20240925]

《上古点格图研究》由南阳河东李建恒团队创办

[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下册(北师大版)有个“知识卡片”,上写:公元 250 年前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写了一本数学巨著《算术》,引入了未知数的概念,并使用符号表示未知数,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开启了符号代数的大门。因此,人们常常称丢番图为“代数学之父”。

那么,我国古老算术中有无“未知数”?

[我国古老算术] 根据南阳河东李建恒团队的《上古点格图研究》可知:我国古老算术中有两类算法图式,一类是“勾股图式”,一类是“格式算盘”。勾股图式主要用于求解几何问题;格式算盘可进行乘方开方、分数运算、盈亏运算、三元至六元一次方程求解、四元高次方程求解等。

严格来说,我国古老算术与西方近代数学不是同一体系,没有等式、没有运算符、没有变量,属于“三无”算法,自然也就没有西方数学中所定义的“未知数”。

我国的古老算术题近似于现代所说的“文字题”。《小学生多功能数学全解词典》(2024年)对“文字题”的定义是:文字题就是用文字来叙述算式的题。文字题是在掌握了加减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关系、混合运算等基础上进行的。

文字题中蕴含有“未知数”。比如:“勾股图式”中与线有关的“勾、股、弦”,与面有关的 “幂、积,朱、青、黄”等;“格式算盘”中的四元是指“天元、地元、人元、物元”,“未知数”一般用“禾、丝、绢、绫、罗、牛、羊、马、钱”等物名命名,如“上禾、中禾、下禾”。

[近代数学中的未知数]近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故而,需要运算符、未知数(符号)和等号。

研究认为:我国的古老算术很早就传到了国外,比如在殷商及其以前,先民的足迹所到之初就会播撒下天文历算的种子。在汉代丝绸之路延伸之处,“算术”必达。隋唐时期形成“算经十书”,其中的《九章算术》被传到朝鲜(高丽)、日本。北宋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数学也迎来了大繁荣。元朝中国数学停滞不前。明代施行八股考试制度,数学逐渐衰落。与此同时,西方人大力发展“公式算法”,格式算法逐渐被公式算法取代。清朝之初,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给康熙皇帝讲天文和数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初等数学陆续传入中国,早期传入的西方数学中影响最大的是《几何原本》。中西方学者在翻译数学书籍过程中,诸如小数、方程、几何等词汇以“半土半洋”的方式进入到西学教学之中,从而出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怪相。

[编后] 回望世界数学发展史,可清晰地看出两个轨道。上古到古代,我国的古老算术和天文学独步世界(第一轨)。明清时期,格式算术衰落,公式算法兴起,且领跑数学发展(第二轨)。而今,我们找到了新石器时代留下的石刻证据,被扭曲的数学发展史将得以矫正,且有望双轨相映、优势互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