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探宝!福州这群孩子发现了……
发布时间:2024-09-17 07:23 浏览量:29
8月23日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
数十名小学高年级小营员走进乌山
跟着文史爱好者走读摩崖石刻
在语文名师的引导下
用生动的笔触写下多篇精彩作文
连日来
不少低年级的小营员也跃跃欲试
想要再探乌山摩崖石刻
写作训练营
创新定制走读线路图
制作互动问答表
▲熊宏娇 制图
今天
小营员们走进乌山
按图索骥、开窗探宝
读石刻答问题 营员兴趣盎然
今天上午
数十名小营员
在“道山亭”摩崖石刻前聚集
福州晚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张浩清
带领他们开启走读之旅
与以往专家、学者现场解读,小营员奋笔记录有所不同,今天每名小营员手中都有线路图、问答表,图文并茂对当日走读的近20段摩崖石刻进行展示,十几个妙趣横生的问题,充分调动小营员探究的积极性。
“‘谢豹’是豹子吗,它长什么样子?”
“‘伯颜’是美,‘不花’是丑
我的答案对不对?”
“‘总统’是不是刻错了
古代怎么会有总统?”……
小营员争着提问
想马上得到答案
“别急、别急,
我们认真找一找,答案都在石刻里。”
张浩清一字一句
向小营员解释摩崖石刻的内容
将异体字、罕见字等一一指出
与现代字进行对比
便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其中含义
明林廷玉书“草树迷蒙谢豹啼,江山依旧世人非。野翁识破尘凡事,一度来时一醉归。”中“谢豹”为杜鹃鸟,乌山上最为出名的石刻之一“冰壶”也是出自他之手。
“至正庚子夏,南台群公会于道山亭,历览山川,兴怀古今,刻石以纪岁月。都事王伯颜不花彦芳……”提及的蒙古官员名字中“伯颜”意为“富裕”、“不花”意为“美丽”。
“雪岩总统沙罗巴、海岩总统苑吉祥、雪庵宗师李溥光,大德二年四月望同登绝顶。”中“总统”为“僧官”之意……
走读之旅中
小营员的疑问都得到解答
“从多段摩崖石刻中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乌山是历代官员、文人墨客聚会揽胜的好地方,他们将聚会的过程、内心的感悟记录在岩壁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张浩清如是说
走读“小众”石刻 埋下传承种子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在所有描绘福州风貌的诗词中
它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在石天景区一处巨大的岩壁下
张浩清向小营员
介绍了元代诗人赵文昌撰写的《咏福州》
“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阿。云来云去三晡雨,霜后霜前两熟禾。南亩农人报丰稔,西皋老子亦婆娑。肩舆到处皆名刹,时与高人醉踏歌。”
张浩清念一句
小营员跟读一句
清脆的童音传了很远
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一起跟读
“‘三晡雨’是方言
这首诗用方言读更有韵味”
张浩清介绍
古时的福州风貌如何?
《咏福州》用生动的笔触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诗词前两句概括地写福州地理环境和城市的热闹,中间四句写天气、农事和市民安居乐业的风貌,最后两句写福州的文化氛围,到处有僧侣修行的古刹,时常可遇高人。
吟诵诗文,古时的福州如同一幅画卷在观者眼前徐徐展开。
来乌山观摩崖石刻
大家多数会选择
年代最久远、作者最知名
背后有故事的石刻进行观赏
《咏福州》这段石刻
因地处较偏僻、位置较高
观者不多比较“小众”
张浩清说,摩崖石刻是展示古老福州的一扇窗口,是彰显福州风貌,孕育未来希望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咏福州》可以说是代表之作,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这段石刻,在心中种下文化传承保护的种子。
名师生动引导 营员妙语连珠
今天下午
福州晚报特邀
何捷名师出版工作室成员
福州金山小学林代尉老师
为小营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写作指导课
林代尉通过创设
“争当游览引导人”
“争当石刻介绍人”
“争当闽都宣传人”
三个角色为写作主线
引导小营员们
分享交流、情境转化、明确任务
再以“学例文”的形式
进行开头、过程和结尾的写作
“你想把乌山摩崖石刻介绍给谁?
介绍什么内容?”
“通过学习乌山摩崖石刻文化
你有什么感想?”
“对于这个闽都文化瑰宝
你觉得要如何传承保护?”……
在林代尉的循循善诱下
小营员们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来自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的小营员刘芊汐写道:
“乌山摩崖石刻果然名不虚传!每个摩崖石刻都是有内涵、有故事、有价值的,是咱们闽都文化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应该去了解它、认识它,并且不遗余力地保护它、宣传它!”
来自华侨小学的小营员张宇宸写道:
“如今,我们能在乌山上自由地参观欣赏,都要感谢千百年前古人的付出。我们不能忘记,要努力学习摩崖石刻的文化,了解背后的人文历史,更要保护好摩崖石刻,要把这种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活动现场
林代尉对小营员们的作文
进行面批点评
最终还评选表彰
“最佳写手”“写作小能手”“观察小能手”
此前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