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医大书记黄文秀讲授新生“开学第一课”:循迹溯源学思想 求本远志勇担当

发布时间:2024-09-13 18:11  浏览量:29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史晓琼 金鑫俊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而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何培育中医药特色人才?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想回答好“加快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

金风渐至,梦想盛开,杏林又迎来了一年开学季。9月7日至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4400余名本科新生怀揣着期盼与憧憬入校报到。紧接着,9月9日,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后,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以“循迹溯源学思想 求本远志勇担当”为题,向本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为青年学子们开启大学生活、创造别样人生指引前进方向。

浙中医大“开学一课”现场。通讯员 周怡丹/摄

实干笃行屡创“第一”

努力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

面对崭新的人生阶段,大学新生们准备好了吗?同学们对自己的学校又有多少了解?

每年9月29日,丹桂飘香时,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庆日。今年是该校本科教育65周年。六十五载春华秋实,书写了辉煌篇章,也取得了很多“第一”的荣光:

第一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医药院校。

第一家以市场置换模式移址新建的高校。2000年2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采取“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置换、移址新建”的模式成功实施移址建校,被评为“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来最解放思想的30件事”之一。

第一家获得国家重点学科的省属高校。2007年,教育部批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实现了浙江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第一家产生自主培养院士的省属高校。2007年,李大鹏研究员成为中医药制药领域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浙江省属高校中产生的首位院士。

第一批产生国医大师的中医药院校。2009年,何任教授被授予全国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第一家成为省部局共建的中医药院校。2017年9月,成为全国第一家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的中医药院校。

2018年以来,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7年中有6年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1位。

2019—2023年全国医药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TOP20)中,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1位。

……

旧岁似锦,新篇待书。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浙江中医药大学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目前,学校已经确立“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新目标新定位,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医学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开启了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新征程。

“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牢记嘱托、心怀责任、开拓进取、勇毅前行,努力在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征程上再创佳绩,我们有信心,也有办学基础。”结合办学历史、杰出校友事迹等,黄文秀鼓励同学们主动了解学校、融入学校,并希望同学们为奋力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黄文秀书记。通讯员 周怡丹/摄

循迹溯源学思想

让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光彩

“精勤不倦,志存救济,博极医源,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去年底,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师生编排的原创话剧《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首次公演。当话剧接近尾声,台上台下齐声诵读《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青春誓言响彻校园。

手捧古籍,凝望经典;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从为医之道、尽善尽美,到厚德精医、止于至善,再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该校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斑斓画卷。

“我们开展中医药题材系列原创舞台艺术作品的创排展演,是想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引发中医药学子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中,激发和坚定新时代中医药学子的专业认同、职业自信和医学信念。”黄文秀说。

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上,黄文秀带领同学们循迹溯源,感悟思想伟力。

面对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黄文秀介绍说:“中医以‘五行学说’为基础,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注重天体运行、自然环境变化等对人体生理、心理、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的影响,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求本远志汲取力量

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训是四个字:求本远志。

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引申为求实、求真、求是。

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

黄文秀向本科新生们介绍说,“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

上个月,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校一策”方案》,提出实施一流人才培养工程,打造高素质中医人才培养高地。其中提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开学第一课”现场,结合“求本远志”的校训精神以及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黄文秀表示,同学们要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殷期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课后师生交流。通讯员 周怡丹/摄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

2024级中医学专业汪羽同学说:“正如黄书记所说,中医药讲究‘防微杜渐’,强调‘治未病’,在预防与调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的奥妙令我求知若渴。”

2024级中药学专业丁加州同学说:“黄书记讲的很多关于中医药的生动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与对未来的职业追求。”

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林逸同学说:“争做新时代好青年,我们既要在学业上精进不休,也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技能,提升临床操作水平,努力成长为一名服务人民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