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古今智慧——中医药在现代健康“革命”中的创新之旅
发布时间:2024-09-10 18:59 浏览量:32
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数千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随着全球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对于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也是必然趋势。
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上,中医药如何焕发新的活力?如何在变革的浪潮中坚守初心?又如何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引领潮流?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络病学学科建设工作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朱惠蓉教授和浙江中医药大学温成平教授接受了《医师报》记者的采访,并分享了他们对于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深刻见解。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传承外,还要强调创新。这也是中医药院校和研究院所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朱惠蓉教授指出,随着疾病谱的发展和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传承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应将创新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要求。
朱惠蓉教授指出,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教授系统学习、研究中医的“络”及“络病”相关内容,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将中医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首次系统构建“络病证治”,形成了围绕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围绕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学科分支方向,先后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为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络病学》课程已在国内43所医学院校开课,为中医药创新型学科发展探索了可行道路,提供了行业示范。
在新药转化方面,络病研究转化形成系列国家专利新药。近年来,围绕通络药物开展了大量基础、临床研究,多项成果发表于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先后获得六项国家科技奖项。朱惠蓉教授表示,未来希望医学院校、研究所及企业能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紧抓理念和技术创新,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临床需求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温成平教授也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患者的临床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医药需加速创新,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创新并非喊口号,在温成平教授看来,中医药创新的落脚点在于满足临床需求。
“聚焦临床需求,在不同的阶段,中医药承担的历史任务可能有所不同。”温成平教授表示,既往中医药承担的任务更多集中在慢病及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中,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和感染,中医药在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也逐渐有所展现。“中医药既能抗病毒,还能预防病毒感染后的继发性感染和炎症。此外,中医药还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分泌干扰素等途径抑制病毒,从而在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中发挥综合作用。”
“急症看西医,慢病看中医。长期以来,在公众乃至部分西医界人士的心目中,中医似乎总是与‘疗效缓慢’和‘仅适用于慢性病调理’的标签联系在一起。”温成平教授表示,事实上中医药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急病急治、慢病慢治的作用,既能对急性病进行快速干预,也能对慢性病进行长期调理。此外,中医药不仅能够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还能通过“治未病”的理念进行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
络病理论指导下开展的系列研究正是基于临床需求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温成平教授表示,“如果中医药的发展脱离了临床实践,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聚焦于临床、聚焦于百姓健康需求,中医药的发展才能把路越走越宽。”
高质量循证研究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吴以岭教授系统构建络病理论,并在临床实践和药物研发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从理论学说建立,到临床应用、成果产出及学科建设,这种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学习。”温成平教授介绍,近年来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药物开展了系列高质量的循证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AMA、Nature Medicine等高水平国际医学期刊,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2023年10月24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研究(CTS-AMI研究)”问鼎国际医学顶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
2024年6月3日,由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连凤梅教授作为共同通信作者的“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FOCUS随机临床试验”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研究结果显示,津力达可系统干预多代谢异常,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41%。
2024年8月2日,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芪苈强心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恶化再住院的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22%。
2024年8月24日,由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SS-AFRF)”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可显著降低射频消融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温成平教授表示,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药物本身来源于临床经验总结、扎实的前期基础研究及规范的高质量循证研究密切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会使医学界对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更加有信心,会让国际医学界更加关注中医药,同时也将推动医学界用高质量循证研究来探索中医药疗效,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温成平教授说道。
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络病诊疗水平提升
“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自2007年成立至今,围绕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开展了系列工作。目前,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已连续三年获评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优秀专委会荣誉。”作为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惠蓉教授表示,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专委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坚持:
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根据疾病领域,分为了不同的学组,包括心血管学组、脑血管学组、肿瘤学组及老年学组、青年学组等,各学组独立或联合开展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培养。2021年,专委会创新性地创建了“科普大赛”平台,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青年人才的学术热情和创新能力;2022年和2023年,专委会申请了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及全国性继续教育项目。
上海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有一个由往届专委会主委、上海市名中医、国医大师等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顾问团在专委会的年会上进行学术和观点的交流与分享,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朱惠蓉教授特别强调了培养年轻一代学生的重要性。她介绍,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中医学院负责基础教学,同时专委会依托9家附属医院的资源,特别是3家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参与教学,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临床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看古书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今朝的技术,这样对学生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温成平教授对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抱有深切的期待。他指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策略,这样才能弥补传统单一医学药学知识结构的局限性。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不仅能够促进中医药的理论创新,还能加速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络病理论的应用上,他认为,这一理论在临床实践和创新转化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尤其在新药开发方面,络病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语
“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将不断推动医学教育的进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朱惠蓉教授表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不仅是对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尊重,更是对其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再发现与再创造。通过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医药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温成平教授强调,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需要遵循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成果转化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推进,中医药的未来将更加光明,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
- 上一篇:苍凉戚姬寺,古韵“焕”新颜
- 下一篇:教师节:不忘师恩 感谢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