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只是延长痛苦,质量和长度哪个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5-06-28 16:25  浏览量:21

上海80岁的老爷子,因为脑出血,在家人的苦苦哀求之下,医生一次次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但换来的,是他脑袋肿涨得严重变形,是他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除了口里剩下的那口气,其他如同形尸走肉……

最终,老爷子走的时候,他的皮肤透明得像纸,喝口水都难,浑身插满管子。他的孙女懵懂地问:“爷爷10天喝口水都做不到,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话,像一根针,刺痛了现场的医生,不家家属,还有巴金重病期间,连续6年在鼻饲管下的煎熬真相。

那就是,当医学用插管、抽吸、电击等现代医疗手段对病人施加各种办法时,我不由得想到了古今中外的各种种样的酷刑——这哪里是延长生命,分明是泯灭人生。

那位美国骨科医生查理,在确诊肺癌后,主动拒绝化疗,每天喝着威士忌,读着海明威,直到平静地去世。

对比之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前者的痛苦抢救,而不是平静地安然离世?说真的,大自然本是让我们短痛而逝,现代医学却偏爱漫长的折磨。

巴金卧床期间,插着鼻饲管,下巴脱臼到根本闭不了;上海80岁的老爷子,每天痛得直发抖……面对这种情况,难怪朱正纲医生要怒而拦刀,这是他深知,这种伤害甚至比疾病更残忍。

而查理的选择,更像一面镜子:他拒绝所有的有创治疗,与家人享受着最后的时光,去看海,去划船,一起追剧,一起玩乐,在台灯下读完最后一个章节,在夕阳里喝完最后一口白酒……

他自己作为医生,始终明白,控制病灶可能比简单切除更重要,至少能让他坐着吃顿饭、洗把脸,他要的是活着的感觉,不是活着的长度。

我们有着太多的人把“活着”当成了数字游戏,只想着如何想方设法延长生命,却忘了把临终关怀刻在听诊器上,忘了握着患者的手说一句“累了就睡吧”,忘了把插满管子的病床变成有温度的告别之地,忘了那句面对生命尽头的灵魂拷问:

——当医学如果只是延长痛苦,质量和长度哪个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