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内166毕业季 · 把文学记忆带回家

发布时间:2025-06-28 13:21  浏览量:18

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诞生。

1956年,朝内166号大楼落成。

1958年初,人文社迁入此地,“朝内166”从此成为新中国文学出版历程的见证者与重要坐标。

六十九载光阴流转,人文社在这里用文字连接古今,用纸张传递情怀,成就了无数与读者的相遇,也成了许多人心中文学的归处。当人文社即将告别朝内166,我们拾起书稿间的岁月,将它们化作可触摸的文创纪念品,让关于166的故事,继续流传。

朝内166纪念文创:揣在身边的文学记忆

我们将朝内166的建筑印记——“朝阳门内大街166号”的门牌、人文社社章等融入日常物件。每一件都是一枚流动的文学地标,让关于朝内166的记忆,从书案走进生活的角落。

01 日常场景里的文学印记

朝内166系列·人文社正门温变马克杯

点击上图,跳转链接购买

特殊温感油墨技术,注入热水后,杯壁上人文社褪色的红砖门廊渐渐清晰,仿佛旧时光在温度里苏醒。

朝内166系列·冰箱贴

点击上图,跳转链接购买

复刻熟悉的红白路牌,把人文社街角的一隅带回家中。

朝内166系列·人文社正门冰箱贴

凝固人文社正门建筑细节,几十载光阴温度犹存。(即将开启预售)

朝内166系列·钥匙扣

点击上图,跳转链接购买

随身携带复刻的166门牌,每一次开门,都像是一次与166的小小重逢。

朝内166系列·行李牌

点击上图,跳转链接购买

柔软硅胶材质,方便实用,让朝内166的记忆伴你行路千里。

02 笔尖时光的文脉呼应

朝内166系列·笔记本

点击上图,跳转链接购买

PU皮封面压凹人文社剪影,内页书写细腻顺滑,随身携带记录文学灵感,等待你的故事与过往相逢。

朝内166系列·钢笔型书签

黄铜镀色烫印人文社元素,笔尖轻点书页,翻动间似有历史的重量。

朝内166系列·胸针

点击上图,跳转链接购买

黄铜沉淀时光,门牌号成为可佩戴在身的“文学印记”。

朝内166系列·人文社社章徽章

复刻1951年首枚社章浮雕,“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初心在此闪耀。

03 毕业季的独家仪式感

朝内166系列·藏书票

毕业季上新朝内166藏书票,票面浓缩人文社经典元素,朝内166的文学盛宴永不落幕。(即将开启预售)

朝内166系列·盖章纪念

毕业季限定印章纪念,线下打卡人文社166号老楼,在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盖下文学的“历史邮戳”。

让记忆继续生长

每一件产品都是时光的琥珀

冯骥才曾说,朝内166号是“我的另一个窝儿——精神的巢”。老楼即将修缮,我们试图用文创的方式,将文学的光阴凝住。

楼宇会老去,故事却常新。当最后一箱书稿搬离朝内大街166号,我们希望朝内166系列的文创产品能够成为停驻时光的琥珀。让朝内166的“精神巢穴”,永远筑往生活的晨昏。

欢迎新老读者、作者、编辑到访朝内166号的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

现场打卡、选购文创产品,带走属于朝内166的文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