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打开黄石的生态宣言
发布时间:2025-06-26 11:50 浏览量:12
春末夏初,黄石的山野湖畔,一簇簇石榴花如火焰般灼灼燃烧,将这座“青铜故里”映照得格外明艳。石榴与黄石的缘分,早在唐宋时期便已结下。清同治《大冶县志》记载:“永丰乡黄荆山一带种植桃、李、梨、榴,华实之日,灿若披图。”古人以石榴为“天浆”,其花似火、果如珠,既是自然馈赠,亦是文化符号。
上世纪,黄石因矿冶闻名,却也因工业污染被称为“光灰城市”。1985年11月23日,黄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石榴花为黄石市市花。石榴花的美,兼具形与神。其花瓣层叠如钟,红若丹砂,白似凝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正如黄石这座依矿而兴的城市,历经工业烟尘的洗礼,仍能以蓬勃的生命力重焕新颜。而石榴“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更暗合黄石人对家园繁荣的期许,成为贯穿古今的情感纽带。
2021年5月,大广高速黄石西收费站匝道处一朵高26米的“石榴花”景观雕塑拔地而起,该雕塑以黄石市花石榴花为设计灵感来源,作品名称为《绽放》,高26米,上半部分为不锈钢制作,下半部分台阶采用石、铜、铁制作。
五个花瓣代表“五大转型”、推进“五城建设”,八根花蕊代表黄石八大园区蓬勃发展,下方3级台阶代表黄石由“矿冶之都”向“生态城市”、“晶彩城市”逐步转变的过程。
石榴花的红,更是生态宣言的红。黄石人将石榴植入矿坑复垦区,用花香覆盖煤灰,以绿意取代钢筋。这种“逆袭”并非偶然——石榴树适应性强,恰如黄石在转型中展现的韧性。更深层次看,石榴花的文化寓意与黄石气质高度契合:其火红花瓣象征工业热情,多籽果实隐喻创新活力,耐寒特性呼应城市韧性。
而今,石榴花的盛开成为这座城市绿色转型的生动注脚。漫步磁湖景区,湖畔石榴花与碧波相映成趣;登临西塞山,百年古榴树与千年古刹共绘诗意画卷;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废弃矿坑旁怒放的石榴花,更是自然与工业文明碰撞的绝佳隐喻。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李商隐的诗句,道尽了石榴的丰盈之美。而黄石的石榴花,更添一份工业文明的淬炼与生态觉醒的锋芒。它红得炽烈,是历史深处的回响;红得蓬勃,是转型路上的旗帜;红得温暖,是寻常巷陌的烟火。在这片鄂东大地上,石榴花与黄石的“双向奔赴”,终将绘就一幅红火如榴、生生不息的盛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