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街”续文脉 “城”连古今
发布时间:2024-09-06 06:05 浏览量:26
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赵啸飞摄
老街旧巷蜿蜒纵深,青砖白墙、木雕花板写满岁月悠长,传统建筑与现代生活在传承保护利用中交织融合,升腾出悠闲惬意的松弛感和烟火气……在福建,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古韵新颜的潮流集散地。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福建省6个经验做法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11座历史文化名城、49片历史文化街区、10283栋历史建筑、3039栋传统风貌建筑……一组组数字彰显出福建省积极推进名城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工作的显著成绩。
加快制度创新
近年来,福建省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九条措施的通知》《福建省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七条措施的通知》等,为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福建省持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申报、评审、认定工作,以及乡土建筑调查、保护、利用工作,并支持街区整治提升、补助历史建筑修缮。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补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对近年内已完成保护修缮的历史建筑,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每栋补25万元,500平方米以下的每栋补15万元。
一次次触摸历史、一个个生动实践,探寻福建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福建省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范思哲认为:“福建省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系统保护、开展活化利用,建立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从搭建信息平台、加强资金保障和技术力量支撑等要素入手,构筑了全省保护传承的全流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借助乡贤力量,构筑了保护传承的全链条。”
守护城市文脉
一条中山路,千年泉州史。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泉州古城中部,全长约2.5公里,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丝文化的建筑精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留住历史文脉、融入时代发展,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建省延续传统街区历史风貌的一个缩影。
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依据史实和老照片,保留从唐宋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空间特色、历史信息、细节特征和环境要素,体现了街区多元共存的风貌。搭建闽南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师带徒”施工,在金鱼巷改造中使用了约2万件旧砖旧瓦旧构件,重现了出砖入石、蚝壳堆砌、石雕砖雕等18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创新利用骑楼吊顶设置管线桥架,规整了原附着在骑楼立面上的各种强弱电线,再现了骑楼传统风貌,以“小而美”的方式精耕“刺桐记忆”。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得好,“微改造”唤醒老城新活力的实例最有说服力。郑占林是2020年福建省莆田市启动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保护修缮工程指挥长,从设计图到施工,现场拆什么、修什么、怎么修他都十分清楚。
“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原形制、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四原则’和拆、改、留、提、立‘五部曲’对街区内县巷、衙后路等6条主要历史街巷沿街建筑和院落进行修缮,拆除不协调建筑,增加景观节点,在尽可能保存原构件的情况下改造修缮沿街店面。”郑占林说,“同时街区组织本地老工匠将可利用的老物件、旧砖瓦、老木架分类整理,做到原物原用、应用尽用,采取传统工艺进行古法修复,保留竹钉瓦衫、清水红砖墙等传统建筑艺术特征,让街区的保护更新传承了浓郁的历史风貌。”
如今,传承了几代的莆田人老手艺、老字号、老业态也被保留了下来,市井烟火、原生文化和乡愁情怀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交融共生。
老街新生既要做好“里子”,又要擦亮“面子”。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当地以科技之“智”保障街区文化遗产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日常动态巡查和专项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街区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并对街区内重点保护建筑进行三维扫描,对部分施工修缮过程全程录像,有效提升了修缮工程数字化监测水平。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理工大学教授严龙华表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过程,不仅要考虑专业性,更要着眼于保护更新后能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通过强功能补短板、环境品质提升、基础设施植入等方式,完善公共配套,实现对城市功能的重要补充,才能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
增强活化利用
走进福建省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老物件、旧骑楼、非遗工艺、生活器具等时常吸引不少游客打卡、“寻宝”。
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漳州古城的中心地段,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凝缩着漳州千年城市文明发展的轨迹,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漳州古城运用社区营造理念,点亮闽南传统优秀文化与产业。保留街区400多户原商户、1.7万名原住居民,引导原住居民利用老建筑、传承老字号、延续老生活、展现老营生。
同时,漳州古城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社区传统文化氛围营造方式,植入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一批木偶头雕刻、剪纸、木版年画等非遗传承人,支持60余家非遗、老手工艺店落地,形成古城记忆馆、灯谜艺术博物馆、漳州非遗展示馆等“十一馆二中心”,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步带动了古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业态提升。
富有文化气息的古城,已成为漳州文旅的“流量密码”。今年“五一”假期,以漳州古城为主体的闽南文化体验游吸引客流量约63万人次,单日客流峰值达20万人次。
“历史街区保护再生,必须考虑功能业态。只有适应性的功能业态,才能让街区保持活力。”严龙华表示,要依托街区文化资源、开展活化利用,探索街区的多样活化利用方式,丰富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类业态。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福建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城市。近年来,长汀县把“为民护城、为民建城、为民造福”贯穿于名城保护与利用全过程,探索出共建共谋共享的名城保护与发展新路子,推动古城焕发新生机。
在金融产品方面,长汀县推出“名城古建贷”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采取“抵押+担保”的方式,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向符合条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内的传统风貌建筑产权人发放贷款,并由县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负责担保,拓宽了名城保护的社会融资渠道。该产品首批给予贷款授信30亿元,截至今年7月,已发放贷款近1.6亿元。在长汀县大批传统民居得到修缮的同时,也有效地撬动和吸纳了社会各类资金超5亿元,催生了民宿、茶社、清吧、休闲餐厅、书画、文创、旅拍等一批新业态。
当下,行走在八闽大地,徜徉于古街,体验现代气息的“潮生活”,“新”与“旧”的混搭碰撞,孕育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福建正在阔步前行。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本文来自【中国城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