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吴克华想组建导弹部队,毛泽东点头,周恩来:起名要保密
发布时间:2025-06-04 12:54 浏览量:30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随着其核武器的研制成功与发展,先后组建了独立的、“三位一体”的战略核部队。美国有战略空军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苏联有战略火箭军、战略空军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
针对美、苏两个超级核大国战略核力量的发展情况,我国是否需要有我们自己独立的战略核力量呢?这个问题到6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战略导弹核武器的突破性发展,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
吴克华的建议与周恩来的命名
我军的战略导弹部队从1957年12月在北京长辛店开始起步后,部队的人员及编制就开始不断发展。
1959年7月,第1个地地导弹营在原炮兵教导大队基础上成立。1960年3月以后,根据中央军委发展导弹部队的规划,先后在一些军区组建了地地导弹营。这些导弹营,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技术处,下辖若干个技术连。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感到这种介于营与团之间的编制,不利于部队的发展建设。为了加强领导,适应导弹部队的发展,经总参谋部批准,1964年1月31日,这些导弹营改编为导弹团。与此同时,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也有了较快的提高。从1963年到1966年,这些导弹部队共执行4次实弹发射任务,发射不同型号的导弹8枚,其中6枚发射成功,成功率为75%。
通过这8年多的发展,我军的导弹部队已初具一定规模,并已初步掌握了导弹的使用技术,为我军组建一支独立的战略导弹核力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吴克华
针对这种情况,1966年3月,炮兵司令员吴克华向中央军委提出,以原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关及炮兵管理战略导弹部队的机构为基础,组建战略导弹部队领导机关。1966年6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吴克华的建议。
那么,这支战略导弹部队的总名称应该叫什么好呢?这个问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他考虑到这支部队原来由炮兵管理,同时也考虑到这支部队必须要特别注意保密问题。最后,周恩来总理说:“我看就叫第二炮兵吧。”
“第二炮兵”这个名字不仅反映出这支战略导弹部队的历史,同时在字义上也很利于保密。一般人对炮兵很熟悉,再听到“第二炮兵”,许多人都以为可能是“双管炮兵”或第二支炮兵部队呢。所以,长期以来“第二炮兵”这一名字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保密效果。
周恩来
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正式成立,第一任司令员为向守志,政治委员为李天焕。
机关分别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第二炮兵下辖若干近程导弹部队(后来又有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工程、情报、侦察、测地、计算、气象、通信、防化、伪装等作战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分)队。
这支战略导弹部队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其基本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与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
第二炮兵的成立,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使我军由原来的“三军”,走向了“四军”;由原来的单一常规力量,发展为核与常并举的新格局。
第二炮兵战士训练
第二炮兵成立后,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发展,导弹部队规模不断壮大,作战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1971年,第二炮兵开始装备中程导弹核武器。80年代初,又开始装备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至此,第二炮兵已拥有一定数量、多种型号的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核武器。这些战略导弹,可以固定发射,也可以机动发射。系列化的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第二炮兵具有核反击作战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俗话说,好枪需要好射手。系列化的战略导弹,为第二炮兵提供了优良的武器装备,但要使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充分发挥其战术技术性能,还必须要有一支特别过硬的部队。第二炮兵的首长机关十分清楚这一道理,战略导弹武器是一种高技术武器,其武器系统十分复杂。这支特殊的现代化部队,其战斗力的基础在于广大官兵对导弹武器系统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上。因此,第二炮兵成立后不久,第二炮兵的首长机关便把部队的教育训练,特别是技术训练放在突出地位。
官兵们在发射训练场
1967年至1976年,第二炮兵领导机关组织编写了《基本功操作规章》,强调抓好部队的独立操作技术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创造了“活三路”(活电路、活气路、活液路)、“两预一找”(预想事故、预想薄弱环节、找出对策)和百题问答等行之有效的群众性技术练兵的方法。
1972年,第二炮兵响应中央军委《关于办好教导队加速轮训部队基层干部的指示》,各基地和团都办起了教导队和轮训队。
到1975年,共举办干部集训班51期,轮训干部9666名。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由此得到显著提高,具备了独立发射能力。
从1967年至1974年,导弹部队共发射导弹36枚,成功率达86%。
1999年6月,杨业功组织官兵进行拉线训练
在掌握了独立发射导弹的技术本领后,第二炮兵的领导机关为了使导弹部队具备在核条件下实施有效核反击的能力,又及时把导弹部队的训练引向更高层次。为了研究解决部队在核条件下出现大量减员问题,第二炮兵领导机关组织部队开展一专多能的高标准技术训练。通过这项训练,使导弹部队的技术干部在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的基础上,还能掌握其它几个专业的技术。
某部队一大队技保中队的7名干部,都能掌握3—6个专业,会操作81台设备,能熟记290个主要参数。某部队三营在减员56%的情况下,成功地进行了模拟战斗发射。
与此同时,第二炮兵还注意加强作战、技术和后勤等保障部(分)队的发展建设与技术训练,加强了导弹部队营、旅和基地的合成训练,进一步完善了战略导弹部队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从而使整个导弹部队形成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第二炮兵的不断发展壮大,使中华民族的脊梁挺得更直,头抬得更高。任何一个核大国都因此再不能小视我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纪念杯
天安门前展雄姿
阅兵是古今中外一项十分传统的军事仪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59年建国10周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I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活动进行了改革,决定“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81年3月1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对阅兵发表重要指示,他指出: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有实际意义,通过阅兵式、分列式把军队摆一摆给大家看,也可以密切军民关系,对加强军队训练也有作用。
邓小平同志的一席话,一下子统一了中央及全军关于阅兵的思想。1981年12月,党中央决定,1984年10月1日,举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
邓小平
1983年12月10日,万里在中南海主持会议,研究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活动有关问题。在讨论关于参加阅兵的军种和部队时,万里指出:“这次阅兵,陆海空三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都要参加,一定要搞好,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扩大国际影响。”
万里的话,就意味着组建已17年之久、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第二炮兵也要参加这次阅兵。这一消息传到第二炮兵部队后,广大官兵心情振奋,欢欣鼓舞。他们为能在建国35周年的时候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一展战略导弹部队的风采,而倍感光荣和自豪。同时,他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我国的安全仍受到超级大国的威胁,党中央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决定第二炮兵参加阅兵,意在向世界展现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强大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震慑那些对我心怀叵测者!
可以说,参加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对于第二炮兵来说是极不平凡的,它既是第一次向全国人民亮相;也是示力慑敌的一次公开行动。
地对地导弹方队
为了向全国人民汇报好、表演好,为了向世界展现战略导弹部队的雄姿风采,第二炮兵的广大官兵们便投入到认真、紧张的阅兵准备之中。
官兵们用鲜艳的油漆将心爱的长缨和拖车、指挥车装扮一新,随后便顶烈日、冒酷暑,展开严格的阅兵式、分列式的训练。
阅兵训练是一种严格艰苦而又枯燥的训练。受阅人员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技术,而且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战略导弹部队的参阅官兵,把搞好训练,作好表演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当作是向导弹部队的创业者展示新一代导弹兵雄姿的一次汇报表演。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刻苦训练,以极为坚强的毅力,克服艰难困苦,硬是把训练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战略导弹参阅部队的官兵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训练考核。
很快,上演的时刻到来了!1984年10月1日上午9时40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偕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和各国来宾,登上了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邓小平
10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会”开始,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陪同下,乘阅兵车首先对仪仗队和各个方队进行检阅。
10时18分,邓小平回到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体指战员“务必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政治素质,努力掌握和提高应付现代战争的知识与能力。”
邓小平讲话结束后,10时23分,分列式开始。
三军仪仗队首先通过天安门广场,接着是军事院校方队、步兵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民兵方队依次进入天安门广场。
海军受阅方队及反舰导弹方队
徒步方队之后,各种武器方队开始进入。反坦克导弹走在前面,其后是炮兵、火箭布雷车、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最后,战略导弹方队过来了。只见被装饰一新的9枚战略导弹在12辆牵引车的牵引下,平稳、庄重地走了过来。由于这是战略导弹第一次公开展示,所以在场的人民群众为我国能有这样威武的导弹而激动不已,他们欢呼跳跃,不少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许多外国人赶忙用照相机、摄相机对着战略导弹方队进行快速拍照。由此,阅兵式达到了高潮。
中国35周年国庆阅兵的盛况,马上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亿万人民由此看到了我国巩固的国防,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爱国热情,增长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信心与决心。同时,在国外也反应强烈。不少第三世界国家认为强大的中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而同时,也有几个国家却由此感到惊慌不已。许多外电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说明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已发展得足够强大。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必须要把中国当作一个核大国对待。
相关文章
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
从“二炮”到“火箭军”,反映了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先进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