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南开精神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发布时间:2024-10-10 13:41 浏览量:20
陈雨露
89年前,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百余年来,南开大学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一代代南开人奋力书写“爱国三问”的时代答卷,在“爱国、公能、创新、奋斗”的南开精神鼓舞激励下,积极投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更好发挥南开精神的重要作用,让南开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励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贡献智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深刻认知南开精神的历史底蕴
南开爱国精神与生俱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自诞生之日起,南开大学就以“痛矫时弊,育才救国”为办校宗旨,由此生成了爱国基因并代代传承。在五四运动大潮中,南开大学学生周恩来、马骏等发起成立革命进步团体觉悟社。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南开大学被日寇轰炸并化为焦土,学校南迁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硝烟中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不朽丰碑。自建校以来,南开人始终坚守救国、兴国、强国的理想,爱国之心从未更改,报国之行从未停歇。
南开公能品格根植血脉。南开的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其中“允公允能”意即树立师生“爱国爱群之公德”、培养师生“服务社会之能力”。作为公能品格的倡导者,张伯苓校长以秉“大公”、尽“最能”的公能品格,引领南开不断涌现“大先生”。陈省身毕生致力于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数学强国,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数学家;杨石先抱定教育和科学救国信念,在科教兴国、陶铸英才的伟大事业中成就斐然;叶嘉莹用一生传递诗词之美,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诗词教育大家……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公能品格的践行者。
南开创新精神源远流长。校训中的“日新月异”深刻体现了百年南开的创新取向,意指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正是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南开大学潜心研制离子交换树脂,助力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成功研制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高效农药,推动新中国农药自主研制;编制反映中国经济现实情况的“南开指数”……一代代南开人坚持传承弘扬创新精神,以创新作为推动祖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
南开奋斗精神薪火相传。从艰难创立的私立大学发展成为享有盛誉的著名学府,从初期招生不足百人发展成为英彦蔚起的人才摇篮,从被日寇毁校后的一片焦土发展成为学术科研的重镇高地,南开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不服输的中国人的拼搏奋斗史。觉醒年代中的热血赤诚、民族危亡中的警醒呐喊、抗战烽火中的不屈意志、百废待兴中的坚韧求索、改革开放中的创新发展、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不懈追求,铸就了南开大学因挫折而愈益奋励、顽强拼搏的精神风骨。
周恩来总理是南开的杰出校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总理是南开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他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为南开精神提供了丰厚滋养。
准确把握南开精神的时代内涵
呈现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南开精神高度契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南开精神坚持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激励南开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贡献全部力量。
彰显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南开精神与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一脉相承。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用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更好地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契合创造精神的时代要求。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对创新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南开创新精神与创造精神相契合,我们坚持以创造精神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助力支撑,书写新时代南开人的报国担当。
反映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发扬好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回首百余年南开发展历程,奋斗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坚持接力奋斗、共同奋斗、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
着力激发南开精神的实践自觉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构筑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打造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拔尖人才培养能力。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统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三维融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聚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坚持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战略牵引,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积极落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部署,围绕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聚焦引育高层次人才、促进学科集约化发展、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有组织科研、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智库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准破题,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统筹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坚持以聚焦“四个面向”为重要基点,着力开拓创新体系建设新格局。不断健全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着力强化急需学科专业布局,建设新物质创造、认知科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四大交叉学科群。加快推动有组织科研,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领航作用和产教科教创新联合的纽带作用,提升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组织地推进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提升咨政服务能力,加快高水平理论创新基地与高水平智库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创业平台,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牵引作用,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弘扬南开精神,着力形成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水平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高层次人才战略布局,有计划地加强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实现南开精神与教育家精神高度统一,将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先导性工作,涵养南开“大先生”、“四有”好老师,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全力投身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宏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