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长河:多维透视中华文明演进图谱/卞文峰等怀古追思集之二十

发布时间:2025-05-30 11:50  浏览量:35

青史长河:多维透视中华文明演进图谱——卞文峰等怀古追思集之二十.

丹青圣手韵流芳:画坛诸家风采集萃

作者:卞文峰 赵秀君

导师:马云峰

一、顾恺之·东晋神笔

《满庭芳·咏顾恺之》

东晋风流,丹青圣手,顾公才韵昭然。形神相济,笔底绽清妍。《女史》箴规宛在,《洛神》赋、逸韵长传。春蚕绕,线条流畅,画境梦魂牵。

惊鸿,千载下,风姿未老,艺海流涟。看妙笔生花,绘就芝田。应叹才情俊逸,开新派、画绝高贤。凭谁问,画魂永驻,逸响彻长天。

简介:顾恺之,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他博学多才,在绘画上以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主张“以形写神”,强调通过人物外形的描绘来传达其内在精神气质。其绘画线条如春蚕吐丝,连绵流畅,富有韵律感。代表作《洛神赋图》依据曹植《洛神赋》创作,将浪漫的文学情节以绘画形式生动呈现;《女史箴图》则以劝诫宫廷妇女为题材,画面人物生动,线条优美。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称为“画绝” 。

二、吴道子·唐代画圣

《水龙吟·咏吴道子》

大唐画苑称尊,吴公笔力如神助。宗教圣像,仙姿道骨,飞扬毫素。吴带当风,笔锋横扫,韵流今古。望长安旧迹,丹青焕彩,壁画妙、惊寰宇。

曾记当年盛处。动豪情、墨倾千缕。龙翔凤翥,神驰意纵,雄浑贯注。艺绝寰中,名垂青史,画坛旗鼓。念画神圣手,辉光永续,引来人慕。

简介: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后世尊其为“画圣”。他尤其擅长壁画与宗教画,在绘画风格上豪放洒脱,落笔雄劲。所绘人物衣带具有独特的动态感,仿佛在风中飘动,因此有“吴带当风”之美誉。吴道子的作品气势恢宏,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能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故事场景。他在唐代画坛地位极高,其艺术风格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众多画家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三、王维·诗画双绝

《六州歌头·咏王维》

辋川胜景,诗画韵悠长。青山朗。溪流漾。墨流芳。绘轩昂。禅意融毫上。田园象。烟霞象。心闲旷。情舒放。意洋洋。诗画双绝,妙笔开新样,千古流彰。看清风入画,月色入诗章。逸韵难忘。著华章。

忆摩诘句,天然象。神思畅。意茫茫。尘鞅放。襟怀旷。韵铿锵。墨含香。山水皆堪赏。心无妄。志高昂。思无量。情难藏。笔底乾坤,万象皆生象,雅韵昭彰。愿追贤踪去,寄兴在林塘。梦绕濠梁。

简介: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将诗歌创作中的意境营造融入到绘画之中,开创了水墨山水的新境界。王维的画作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画面呈现出清幽淡雅的风格,充满了诗意。他善于通过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山水的神韵,传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苏轼曾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精准地概括了王维诗画艺术相互交融的特点。其绘画风格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四、荆浩·北派山水开山

《八声甘州·咏荆浩》

望太行翠影入丹丘,笔底绘奇雄。著《笔法记》妙,六要精论,开派宗风。匡庐图中山势,叠嶂韵无穷。墨染千岩秀,浩气盈胸。

隐居林泉心远,悟自然真趣,画境初融。看皴纹新创,山水韵葱茏。忆当年、逸情高致,绘北宗、峻岭映苍穹。千秋仰、画坛标格,艺海儒宗。

简介:荆浩是五代后梁时期的著名画家,北派山水画的开创者。他长期隐居于太行山,在与自然山水的亲密接触中,对山水的形态、神韵有了深刻的观察和理解。荆浩不仅绘画技艺精湛,还著有绘画理论著作《笔法记》,提出“气、韵、思、景、笔、墨”六要,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其代表作《匡庐图》采用全景式构图,生动展现了北方高山峻岭的雄伟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众多后世山水画家。

五、李唐·水墨革新大家

《贺新郎·咏李唐》

两宋风云渡。看李唐、笔锋如戟,墨融今古。万壑松风传清韵,斧劈皴成独步。绘志士、采薇贞素。水墨淋漓开新境,叹才情、艺海留芳谱。形与神,皆堪数。

丹青妙手声名著。忆当年、山河入画,豪情倾注。变革新风开先路,引领画坛锐步。纵岁月、流光难驻。浩气长存丹青里,仰先贤、典范垂千古。功与业,耀南渡。

简介:李唐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画家,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朝代更迭。他在绘画风格上实现了重大变革,在山水画方面,创造出“大斧劈”皴法,这种技法用笔苍劲阔略,能够通过水墨的运用表现出山石的坚硬质感和丰富的立体感。他的山水画往往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人物画也形神兼备,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李唐的作品如《万壑松风图》《采薇图》等,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水准,对南宋及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赵孟頫·元代书画巨擘

《汉宫春·咏赵孟頫》

元代风流,数松雪居士,艺绝人寰。书画双精擅,古韵新颜。倡导复古,法唐宋、笔底清欢。诗韵雅、文人意趣,墨香飘溢毫端。

博学多才高致,看丹青妙笔,绘就江山。花鸟人物山水,皆入毫笺。松雪斋里,墨华浓、岁月安闲。传万代、宗师风范,艺林仰止长绵。

简介:赵孟頫,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在多个艺术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绘画上主张“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倡导复古,同时又善于融合唐宋绘画之长。赵孟頫的绘画题材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等,都能信手拈来且绘出独特韵味。其画风圆润遒劲、秀丽典雅,注重笔墨情趣与书法用笔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他的书法作品也备受推崇,对后世书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七、倪瓒·逸品画风典范

《风入松·咏倪瓒》

太湖烟水映清魂。逸韵长存。折带皴法开新面,写萧疏、淡泊情真。竹影摇风意远,墨痕点染乾坤。

不趋尘俗自安身。诗画为邻。笔端洒落超凡气,看云山、意趣无垠。逸品丹青留照,画坛典范名尊。

简介: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元四家”之一。他生性孤傲,一生不仕,将情感和志趣寄托于诗画创作。倪瓒擅长山水画和墨竹画,多以太湖周边山水为创作题材。他的绘画构图简洁疏朗,笔墨苍润清逸,独创“折带皴”技法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和层次。倪瓒的画作意境空灵悠远,充满了萧疏淡泊的气息,体现了文人画家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其作品被后世视为“逸品”绘画的典型代表,对文人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八、唐寅·江南第一才子

《千秋岁·咏唐寅》

江南才俊。伯虎声名振。诗书画,皆称俊。美人姿韵秀,花鸟情无尽。生平路,坎坷尝尽心犹奋。

纵意江湖信。逸兴豪情蕴。绘尘世,留清韵。风流多逸趣,笔墨传神迅。千秋仰,才情耀古辉今闰。

简介: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吴门四才子”之一。他才华横溢,诗书画俱佳。在绘画方面,唐寅以文人风格的人物画和花鸟画闻名。其人物画造型精准,线条流畅自然,设色妍丽,既保留了传统工笔重彩的细腻,又融入了文人画的洒脱意趣;花鸟画则风格洒脱秀逸,充满生机与活力。唐寅一生经历坎坷,但始终以豁达的心态投入艺术创作,他的作品蕴含着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明代画坛独树一帜,深受后人喜爱与推崇。

九、徐悲鸿·画马宗师

《苏武慢·咏徐悲鸿》

笔绘神驹,墨融英气,绘就马中奇骏。融合西东,贯通今古,写就万马雄浑。意气冲霄汉,看奔腾、势若惊尘。忆当年,艺海耕耘,志存高远弘论。

曾记否、索骥求新,图真写韵,倡导写实风振。画坛传薪,艺途开径,功绩世人同认。看悲鸿妙笔,马如龙、气吞河汾。仰宗师,画艺长存,德馨盈寸。

简介:徐悲鸿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秉持现实主义艺术主张,强调将国画改革与西画技法相融合,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悲鸿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画的马,他笔下的马巧妙地融合了西方素描的写实技法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造型精准,气势磅礴。这些马或奔腾驰骋,或昂首嘶鸣,充满了自由奔放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仅赋予了传统题材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了中国现代绘画的经典形象之一。

十、齐白石·乡土情韵大师

《临江仙·咏齐白石》

出身农门情系土,笔端绘尽生机。虾虫花鸟韵成诗。似非皆是处,乡土意栖迟。

浓艳雄浑皆入画,朴淳风满宣池。妙哉齐老艺中思。古今称圣手,德艺两相知。

简介: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他出身于农家,一生的艺术创作紧密围绕着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展开。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其绘画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他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将乡土生活中的花鸟鱼虫、山水田园等元素融入画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大众喜爱,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十一、黄宾虹·黑墨神韵大家

《烛影摇红·咏黄宾虹》

积墨层层,绘山川、墨韵千秋著。五笔七墨见神功,浑厚华滋处。

画里乾坤独步。悟自然、灵心妙取。毕生求索,艺海寻真,情怀堪慕。

画论精深,启来者、丹青路。宗师风范耀人间,德艺传今古。

遥念先生俊誉。看山河、皆成妙句。墨香长绕,画境常新,心驰情注。

简介:黄宾虹是近现代画家、美术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在绘画技法上独树一帜,独创“黑墨团”技法,也就是通过层层积墨的方式,使画面呈现出浑厚华滋、深邃苍茫的独特艺术效果。黄宾虹注重笔墨的内涵,强调“五笔七墨”,将书法用笔的原理融入到绘画之中。他的山水画不仅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世山水画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十二、李可染·山水革新巨匠

《水龙吟·再咏李可染》

师牛堂里情长,笔端绘就山河壮。积墨法妙,境幽意远,韵流霄壤。可贵胆存,所要魂在,豪情奔放。忆当年,艺海孜孜探索,开新派、声名响。

曾记漓江胜状。看峰峦、墨痕轻漾。中西融汇,古今参酌,匠心独仗。画苑耕耘,毕生无悔,德馨长仰。愿先生画韵,千秋永续,引来人仰。

简介:李可染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李可染画派”的创始人。他积极探索将传统中国画与现代美术理念相结合的道路,以画牛图和山水画闻名。李可染的山水画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强调“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他运用独特的积墨技法,使画面呈现出厚重深沉的质感,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其作品在保留传统山水画笔墨韵味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对中国山水画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十三、张大千·泼墨奇才

《沁园春·再咏张大千》

艺海仙才,泼墨挥毫,气傲八荒。看山河入画,泼彩绚烂;丹青写意,妙笔疏狂。遍访名迹,融汇中西,独步艺林韵未央。绘山水,展雄浑气象,逸韵悠长。

一生艺路情彰。创技法、声名四海扬。叹人物花鸟,形神俱妙;敦煌探秘,功绩昭彰。画界宗师,千秋典范,翰墨流芳耀昊苍。仰先哲,愿遗风永续,艺脉隆昌。

简介: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大师。他早年深入研习古人书画,汲取传统绘画的精华。后来旅居海外,在此期间,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方绘画在色彩与构图等方面的理念,开创了独特的泼墨泼彩技法。张大千的山水画气势恢宏,色彩绚丽夺目,既有传统笔墨的韵味,又具有强烈的现代艺术视觉冲击力;人物画造型生动逼真,线条流畅自然;花鸟画栩栩如生,充满情趣。他凭借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广泛的艺术影响力,成为中国近现代画坛的传奇人物,其艺术成就和创新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十四、吴冠中·油画民族化先锋

《水调歌头·咏吴冠中》

艺海创新路,冠中勇争先。中西融会为韵,画笔著新篇。油画绘来乡景,水墨凝成心影,意趣满毫端。色彩线条里,诗意韵长绵。

寻意境,探新格,志如磐。一生求索,挥洒豪情绘江山。情系江南烟柳,梦绕故园田亩,艺德耀人寰。画苑先锋在,风采永流传。

简介:吴冠中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油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以推动中国油画民族化为己任,积极探索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笔墨与西方油画的形式、色彩相融合的道路。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常常以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为创作对象,画面简洁明快,富有形式美感;他的中国画则注重线条与墨色的表现力,以抽象的形式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意境。吴冠中的艺术实践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对当代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十五、潘天寿·现代绘画巨擘

《六州歌头·再咏潘天寿》

笔雄墨健,绘事著奇功。构图耸。神情纵。韵流融。意豪雄。花鸟精神动。山河重。豪情涌。风姿共。才情众。墨香浓。强骨主张,尽显阳刚梦,艺海称宗。看诗书画论,四绝韵无穷。德艺高崇。仰仙翁。

忆先生志。丹青事。心坚似。意难终。研画理。传薪纪。韵长浓。立儒风。画苑丰碑峙,声名炽。千秋崇。功与义。情和思。尽在毫笺,笔下乾坤绘,浩气盈胸。愿追贤踪迹,艺海继遗踪。梦绕芳丛。

简介: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绘画、书法、诗词与美术理论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潘天寿的绘画以花鸟画成就最为突出,同时也擅长山水、人物画。他主张“强其骨”,在绘画中强调笔墨的力度和构图的奇险。其作品构图大气磅礴,笔墨雄健老辣,色彩鲜明强烈,充满阳刚之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此外,潘天寿在美术教育和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