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这仪式感绝了!

发布时间:2024-09-03 03:44  浏览量:30

今天是9月2日

年度震撼大片——《开学》

在仙游各地正式上映!

神兽集体归笼

家长欢天喜地

繁忙的早高峰路上

一大波显眼包向各大校园投送

说到开学季

从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忧”

有人狂补暑假作业发出痛苦的哀嚎

有人为神兽归笼天下太平而笑出鹅叫

话说回来

古代的孩子们开学

又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今日入学,仪式感拉满!

图 | 来源于北京卫视

古代开学三件套

现在的孩子开学,家长都会备齐“开学n件套”:干净的校服、心爱的书包、崭新的课本、成套的文具……

古代开学前同样也有必不可少的三件套:一份“束脩”、一件“青衿”和一套“笈囊”。

束脩

古代学费称“束脩” [shù xiū] ,是指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所奉赠的礼物。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又有“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等称法。

春秋时期之前,只有官府有学,普通人家的孩子是被拒之门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大胆打破了教育的高门槛,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论语》

“脩”即肉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拜师费的,就能做我的学生。这让更多寻常人家的孩子有了求学的机会。

青衿

“青衿” [qīng jīn] 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青衿,亦写作“青襟”,早在先秦时,学子中即已开始穿青衿。

《诗经·郑风》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描述的就是穿着青衿的学子。

除衣服外,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如春秋时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等。

笈 [jí] 是古人专门用来放珍贵书籍的“行李箱”。晋代《风土记》有记载:“笈,谓学士所以负书箱。”

样子么,可以想象一下电影《倩女幽魂》中宁采臣背的书箱。当时,珍贵的书一般都会放在箱笈内收藏,秘不示人,后来代指难得、绝版好书的“秘笈”一词,就是从这里得来。

与“笈”相配套的是“囊”。“囊”,是古代学子外出求学盛放物品的用具,也可以称为“书囊”、“书袋”。

仔细想想,古代学子们真的很不容易啊。在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高铁的年代,为了拜师求学要“负笈甚重”,披星戴月,可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入学仪式四部曲

开学用品备齐了,下一步就是参加“开学典礼”。

在中国古代,“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也称“入泮礼” [rù pàn] 。

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四部曲”,历经千年未改。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礼记·冠义》

古人“开学典礼”的第一步即是“正衣冠”

入学时,新生一一站定,由教书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再排队到学堂前集合,在先生的带领下学生才可以进入学堂学习。

第二步“行拜师礼”。尊师重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学生在进入学堂后,要先向孔子的神位行叩拜礼,在九叩首后,再向先生三叩首。

庄重的“拜师礼”过后,就到了第三步“净手净心”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手放入水盆中正反各洗一次,即为“净手”。“净手”看似在洗手,其实是净手净心,去除心中杂念,日后心无旁骛地专注学业。

朱砂开智”是“开学典礼”中的最后一步。教书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也就是朱砂点“痣”。

图/《央视网》

“痣”与“智”同音,寓意着开启智慧。在《学记》中还记载着“击鼓明智”的说法,其意在于借击鼓声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

古人上学二三事

这么一看,在入学必备品和开学典礼上,现代人还是传承了古人的不少规矩。

但下面这些方面,古今的区别就很明显啦~

开学时间大不同

上学不能耽误干农活。古代社会里,一切生活安排围绕农事展开,教育亦然。学生的入学时间和学期长短与现代的秋季入学有很大差别。

像我们现在一般是九月开学,但在古代,九月正是一年中农活最繁重的时候,对于劳动力稀缺的古代社会来说,这个时间点开学自然是不太方便。根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的记载,汉代学生主要分三个时间开学,它们分别是:“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这可恰好都是农忙停歇之时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曾经有过记载:“春夏务农,冬入学”,具体时间大概是农历十月。

学期长短自定义

古代的学期长度也与今天的不同,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

若是不爱学习的“闲散派”学生,肯定认准了“三月速成班”。

如果想学得更久些,就选“八月制”和“十二月制”的班级。八月制是在“上元入学”(即元宵节);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后启学”(正月十五之后开学)。

大龄入学没问题

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则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

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

——《嘉靖太平县志》载

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却是最主流的。

很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但如果大龄孩子也想入读小学,那也是没问题的。

《尚书大传·略说》中就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

古人的课表也满满当当吗?

不同于现代教育的繁多科目。古代教育的科目种类并不多,主要为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六艺,即指礼、乐、射、御、书、数。

为了检查学业情况,古人也有考试。常言道:“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这在古代确实有。宋代老师会安排“日考”“月考”“季考”等,这听起来和随堂小测、周考、月考真是差异不大。

考试的评分标准也很有趣。他们通常采用“打勾制”,即优秀的答案画圈,不太好的试卷打叉的形式,也有的老师会采用“十分制”、“评语制”等。

虽然现代教育学制、科目、入学仪式与古代不一样,但所怀揣的梦想与传承的希望却是一样的。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中小学陆续开学,高峰期通勤时间与上放学时间高度重叠,学校及周边路口早晚高峰流量将有较大变化,呈上升趋势。为保障学生上放学和道路畅通,大家要关注地图导航等交通出行信息,提前选择合理的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及交通方式,提前10—15分钟错峰出行,确保快速通勤。

责编|郑文洁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标签: 开学 青衿 仙游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