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城市副中心9岁啦!
发布时间:2025-05-27 12:14 浏览量:20
九年前的今天——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绘就了千年之城的宏大愿景。
九年来,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拔地而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副中心经验、副中心样板、副中心典范,千年古城的时代新貌熠熠生辉。一座“蓝绿交织、古今同辉”的未来之城正崛起于大运河畔。
九年来,若说哪方面更能感受城市副中心蓝图变现实的巨大震撼,那就是钢筋铁骨撑起城市磅礴框架的重大项目建设。
“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每年千亿投资全面落地,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有力。在这里,工业遗址蜕变为城市绿心,三大文化设施日益璀璨夺目,地下隧道重塑交通肌理,高线公园架起空中廊道,环球影城点燃消费沸点。
“绣花功夫”雕琢城市肌理,“超级工程”丈量发展高度,“工匠精神”书写时代答卷。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地上有景、地下有网、空中有廊”的未来之城,正以协同发展“桥头堡”的姿态,构建起立体城市的未来范式。
这场关于空间重构、产业升级、生活提质的时代新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剪影,让千年之城的梦想照进现实。
一
在副中心一众新地标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浓荫深处,三大文化设施如璞玉琢成,成为人们的“精神灯塔”,精美绝伦的建筑更让人过目难忘。
这一切的转变是一场华丽的“转身”。由东方化工厂等工业厂区变身的绿心森林公园,在2023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柏林)国际论坛暨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对话会上摘得2023绿色设计国际大奖。如今的绿心早已成为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4万人次。
与老厂房遗址遥相呼应的是有着“文化粮仓”“森林书苑”“运河之舟”之称的三大文化设施。投入使用一年来,三大文化设施推出三星堆大展、“看·见殷商”大展等一波接一波的文化活动和演出,吸引着更多人来到副中心,了解副中心。
时钟向前转动,如今熠熠生辉的背后,是1400多个昼夜的建设。
2020年底,三大文化设施项目主体结构冲出“地平线”;2021年6月主体结构封顶、12月外立面亮相;2023年12月全面完成竣工验收……该项目获得了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北京城市图书馆斩获图书馆界国际大奖——“国际图联”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成为“副中心速度”和“副中心质量”的直观写照。
三大文化设施建设创新采用了绿色可持续技术,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保等方面实施11项创新举措,年二氧化碳减排量接近1万吨。
自2023年12月亮相以来,三大文化设施迅速融入大众文化生活。
作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在启用后的一年内上演了300场高品质演出,开展了292场公益普及艺术活动,迎来近45万观众,让高雅艺术走向大众。
“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更成为首都“顶流”地标,开馆一年间创下单日访客流量超3万人次的纪录,超20%读者在馆内停留超过2.5小时。开馆不到10个月,总访客量已超过377万。
最近京城最热闹的文化盛事,当属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看·见殷商”展,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自开展之日起,每天观者如云,大排长龙。让人想起去年暑期,“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大展的盛况,为期三个多月的展览共接待参观者154万人次。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一周年吸引参观人数超265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运河之舟”。
二
京哈高速与东六环交汇处,一座环球魔法世界早已拔地而起。从2015年开工建设到2021年9月开园,北京环球度假区在建设之初就受到海内外关注。七大景区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同时,超过170公顷的绿地,每年水资源循环使用超27亿升,让其成为全球第一个获LEED(能源环境设计先锋)金级认证的主题公园度假区。
以此为中心,一批主打环球主题、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应运而生,逐个建成迎客。在环球度假区周边,外溢效应带来的吃饭住宿、休闲娱乐需求大大刺激了消费环境,周边商户不断增多,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三年累计推出各类常设娱乐表演超20万场,陆续推出“春日狂欢”“环球酷爽夏日”“环球中国年”等多个季节性主题活动。三年间共上演超过1万场季节性活动演出,近1800名演员累计演出超4100小时。
同时,北京环球度假区不断推出美食和商品提升游客体验,累计推出了超过1800款美食、超过4000款主题商品。
这里不仅是游乐目的地,更形成“白天游影城、夜晚宿小镇、全天品美食”的文旅生态圈,化身京津冀消费升级新引擎。
三
九载光阴,副中心从一纸蓝图成长为现代化城市样板。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代表作”。
今年4月,东六环改造工程开始试运营。这条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时速80公里,以16.3公里的长度改写城市交通版图,原双向四车道增加为双向六车道,车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同时,改造还实现“城市缝合”效应,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十余条东西向城市道路贯通,有效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力,还让副中心与顺义、大兴等区域实现“时空折叠”。
△效果图 仅供参考
随着东六环改造路段试运营,备受瞩目的六环高线公园也启动建设。高线公园南北长14公里,宽300至500米,将实现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和无人驾驶游览车道四道贯通,串联起宋庄艺术创意小镇、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和文化旅游区五大功能区。
公园内还布局了球类运动、极限运动、儿童拓展等200余处公共活动场地,包括国际交往、商业零售、亲子互动、文化体验等功能。未来这里将成为独具一格的“空中活力带”,让交通走廊变身生活秀场。
四
副中心的民生温度,在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中不断升温。
随着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三甲医院相继落子副中心,大运河两岸已形成“市级医院集群化、基层医疗网格化”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副中心通过引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新增床位已超4000张,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
作为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国家队”,北京友谊医院相关科室经常处于“满员”状态。伴随着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项目的落地,相关状况大为改善。这不仅补齐通州院区一期项目短板,更减少了患者就诊及住院时间,更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患者。
北京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则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为引擎,将50余个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平移”至副中心,不断加速推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
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特色的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也在重塑区域专科格局。其通州院区定位为“强专科、优综合”,旨在重塑心内、心外科学科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承担起为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人群提供心血管相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周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等医疗功能。
从“看病远”到“名医在身边”,副中心医疗卫生事业的“升级密码”不仅在于硬件扩容,更在于服务提质。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形成了依托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急诊急救体系、围绕肿瘤专业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区域医养结合与医联体建设的综合性健康服务等三大体系。
这些实践,正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活水般流向基层,构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实屏障。
五
在东六环畔,一片钢铁森林正从地平线崛起。这里正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施工现场。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京帆”屋盖的钢结构,一面面主帆与副帆在晨雾中的舒展之姿如鲲鹏展翅, 上百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内,众多建设者正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着未来的交通网络。
“京帆”屋盖的建设堪称建筑奇迹。双层共构的钢结构上,ETFE膜材料如水晶般剔透,既承载着“扬帆起航”的美好寓意,又以绿色节能技术降低碳排。这里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更是一处城市客厅。今后旅客出站即可漫步于花园绿道,让通勤成为一场穿越风景的旅行。
如今,一支支“地下铁军”正以“京帆”为旗,在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中继续忙碌着, 向着这座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目标全速冲刺。
今年初,枢纽地下二层一部分初步完成装修的“样板间”已率先亮相。一个个采光井将自然光顺利引入地下深处的站台层, 即便最深层的轨道也能沐浴到阳光。
地下深处将集成2条城际铁路、4条轨道交通、1条市郊铁路、10余条公交接驳线路等,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抵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时刻表,正在加速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未来从雄安新区驶来的列车,将在这里与副中心的脉动无缝对接。
这座“站城融合”的超级工程,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心脏——1小时通勤圈将重塑区域版图,让副中心成为辐射千万人口的活力原点。
六
△湾里项目整体效果图
环球影城北侧, 是建筑面积达16.5万平方米的北京最大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三座巨型穹顶已拔地而起。
△王府井奥莱效果图
1号穹顶的“飞碟”造型初露锋芒,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科幻感,后期还会有丝带状的环绕屏幕顺着柱身蜿蜒向上,最终呈现出自下而上的“绽放”姿态。
△诺岚酒店效果图
不远处,一座“空中花园”将为大家带来旅居新范式。诺岚酒店的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未来酒店的每一层都将生长着绿植花簇。顶层的“玻璃盒子”里,无边泳池即将悬浮于空中。游客们入住后,落地窗将框住不同的风景,晨起可观运河晨光,入夜能赏城市星空,这座“空中花园”将让每位住客都能诗意栖居。
紧邻的汀云小镇,70余栋以灰白色休闲风为主基调的小楼已排列成行。这里不是传统的商业街区,而是融合了科技与人文的“微度假生态圈”。
当暮色降临,小镇的路上彩灯闪烁,民宿的窗口飘出咖啡香,一幅“白天逛奥莱、夜晚宿小镇”的文旅新图景将徐徐展开。
待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串联起环球影城与张家湾古镇等副中心文旅特色的新纽带,在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娱乐休闲新选择的同时,进一步成为吸引京津冀乃至全国游客的文旅“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