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的一首听雨诗,开篇惊艳世人,句句美好治愈,读来真是享受!

发布时间:2025-05-27 05:21  浏览量:24

在这个被快节奏裹挟的时代,听雨成为了一种奢侈的精神享受。

雨声,是大自然最动人的絮语。它可以是江南小巷的淅沥缠绵,是巴山夜雨的孤寂清冷,是梧桐更兼细雨的愁绪万千。

听雨,不仅是聆听自然的天籁,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让古今文人的笔墨在雨声中交织成永恒的诗篇。

下面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听雨》,开篇惊艳世人,句句美好治愈,读完真是享受!

《听雨》

方岳〔宋代〕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

我躺在竹斋里,听着雨声入眠,梦里似乎也能看到青苔慢慢地生长。

门前寂静与群山相对,身在闲处,这份寂静连鸟儿也不会猜疑。

客人可能会觉得酒没了不尽兴,花儿盛放却让我们的诗情尽兴。

此时最好不要放下帘子,不然恐怕会妨碍雨后天空中的云朵往来。

方岳,字巨山,自号秋崖,安徽祁门人,南宋诗人、词人。

邵定五年,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但是因为他的个性刚正不阿,不屑攀附权贵,还敢于挺身而出,与奸臣贪吏作斗争,最终因为得罪贾似道、丁大全而遭到罢官。

这首诗就写于他罢官隐居期间。

‌首联通过写竹斋听雨而眠,梦境也长出青苔,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竹斋”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眠听雨”则点明了诗人雨夜听雨的情境,

“梦里长青苔”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清幽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岁月的静好和内心的宁静。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

这句诗通过“门寂山相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独,

而“身闲鸟不猜”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颈联说客会觉得没酒不尽兴,但花儿的盛放却仍让人大发诗兴。

这里,诗人将酒、花、诗三者巧妙地联系起来,既表达了与客人的情谊,也展示了诗人创作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客应嫌酒尽”与“花却为诗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尾联是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与向往。诗人建议不要放下窗帘,因为怕妨碍了云朵的自由往来。

这句诗以“云往来”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保持一种无拘无束的联系,不受世俗束缚的愿望。

同时,“莫下帘尤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的竹斋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人以静谧、闲适、自由为主题,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境界。

诗中的雨声、竹斋、山峦、鸟儿、花朵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雨夜听雨的情境中。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