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文/任天义:乾陵遗迹醉文友

发布时间:2025-05-27 04:22  浏览量:20

文/任天义:乾陵遗迹醉文友

夏日携朋访古丘,乾陵胜迹韵长留。唐碑汉瓦今犹见,共赏风光意未休。

三夏时节,关中平原麦浪翻涌如金涛。几位文友跨越山河,自宁夏、西安、咸阳奔赴乾县,不为避暑纳凉,只为叩响乾陵那扇尘封千年的历史之门,探寻盛唐烟云里的帝王传奇。

在乾县高铁站汇合后,我先以乾州特色美食款待远道而来的挚友。虢家包子集团公司董事长虢建兵,亲自端来刚蒸出的热气腾腾、晶莹剔透,咬开时汤汁四溢的小笼包子;贵客品尝乾州四宝,锅盔似满月般厚实酥脆,馇酥甜香沁心,豆腐脑嫩滑爽口。宁夏作家张伟儒夹起一块馇酥,笑道:“这一口酥脆,倒像咬开了大唐的甜香。”西安的书法家王光辉则挥箸赞叹:“美食如墨,已在舌尖晕染出盛唐气象。”咸阳画家张拣才更掏出速写本,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众人大快朵颐的场景。

在回味乾州美食的余香中,我们手持身份证,以“花甲免票”的便利踏入乾陵。刚进游客中心广场,身着唐装的讲解员笑意盈盈地迎上来,手中折扇轻摇,宛如展开一幅历史长卷。行至司马道,两旁翁仲石狮默然伫立,讲解员的声音忽而低沉:“这六十一蕃臣像,原是万国来朝的见证,可惜头部多已损毁,恰似被岁月啃噬的盛唐记忆……”张伟儒立刻俯身查看石像残迹,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沙沙声与风声交织,仿佛要将历史的碎片拼凑完整。

最引人驻足的当属无字碑。斑驳石面在阳光下泛着幽光,讲解员指着碑侧细密的刻痕娓娓道来:“有人说此碑乃武则天‘功过留与后人评’的豁达,也有人猜测是唐中宗李显对母皇的复杂心境——毕竟这位女帝曾废黜他,又将江山还于李唐。”王光辉轻抚碑身,喃喃道:“这无字胜有字,倒比千言万语更耐人寻味。”说罢掏出手机,将碑上隐约可见的宋金时期游人题刻逐一拍下,“这些后世留痕,何尝不是另一种解读?”张拣才则掏出速写本,迅速勾勒出石碑的轮廓,连碑顶螭龙纹的细节都不放过。

路过郭沫若题写的“乾陵”碑时,我提议合影留念。镜头里,几位老者笑容舒展,身后石碑与远处山峦相映成趣。张伟儒忽然念起清人赵翼的诗:“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王光辉接道:“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众人抚掌大笑,这即兴的诗词唱和,恰似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在张怀太子墓与懿德太子墓,昏暗墓道里的壁画让我们屏息凝神。《阙楼仪仗图》中巍峨城楼直插云霄,《驯豹图》里胡人驯兽师神情生动,讲解员指着壁画上的裂痕叹道:“这些珍品历经盗墓与岁月侵蚀,如今每一道裂痕都是时光的伤痕。”张拣才看得入神,低声说:“真想用画笔复原这盛唐风华。”张伟儒则掏出录音笔,将讲解一字不漏录下,“回去要好好研究,说不定能写出新的历史散文。”

暮色渐浓时,我们观看武则天剧《绮梦千年》实景演出。舞台上,“武则天”头戴凤冠,手持诏书,高呼“日月当空,照临四方”,身后千军万马奔腾而过,霓裳羽衣舞如梦似幻。王光辉激动地握紧扶手:“这才是真正的盛唐气魄!”演出落幕,张伟儒意犹未尽:“这场演出,让史书上的文字都活过来了。”

张伟儒信手拈来,唱诗一首:

念奴娇·观《绮梦千年》赞武则天

乾陵凝望,演千年绮梦,凤临华夏。

武曌临朝开盛世,巾帼雄才称霸。

殿试贤良,屯田安稼,谋略惊朝野。

红妆披甲,笑谈千古叱咤。

遥想妩媚才人,感业寺里,暗把宏图画。

揽尽风云收眼底,威振山河声价。

无字丰碑,任由评说,功过千秋话。

星河长耀,女中英杰传雅。

归程路上,夕阳将乾陵染成琥珀色。几位文友仍在热烈讨论,从无字碑的谜题到壁画里的唐风,从历史真相的探寻到文学创作的灵感。这场夏日之旅,不仅是对乾陵的探访,更是一次文人与历史的深度对话。相信不久后,乾陵的雄浑与神秘,定会化作张伟儒笔下的历史长卷、王光辉纸上的书法墨韵、张拣才画中的盛唐丹青,让更多人触摸到大唐盛世的温度。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乾陵旅游接待定点酒店一一乾县裕华大酒店,傍晚裕华的烧烤城人山人海,这时乾县裕华集团酒店董事长祝兵团,把我们接到了包间,祝董事长给客人上了酒店的特色菜,烧烤,酒水饮料…大家品尝裕华美食,喝着饮料……乾陵游意犹未尽,张伟儒老先生诗兴大发,即兴吟诗一首,七律·文友千里游乾陵:

千里相寻聚此游,乾陵胜景醉双眸。梁山翠色千秋在,唐阙遗风万古留。

武曌英名垂史册,贤才故事满荒丘。文朋共赏沧桑韵,墨笔挥毫意不休。

这诗即是对乾陵的赞美,也是文友聚汇的总结吧!

任天义:笔名,碧溪。1956年生,陕西乾县人,大学文化,中华全国新闻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陕西日报特约记者、评报员,咸阳日报.周末刋责任编辑等。2005年9月在盛世中华第六届征文获金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国家领导接见合影留念。2024年6月在全国古树公园征文中获散文三等奖,同年10月在北京第九届“风雅古韵怀”大赛中获大奖。创作获国家北京有关部门和省市奖5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