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白捡20分!《经典常谈》5大必考点,现在看还来得及

发布时间:2025-05-26 19:09  浏览量:34

各位家长,期末考倒计时,孩子语文名著题还在丢分?今天手把手拆解八年级下册必考书目《经典常谈》,5个高频考点照着背,考场直接套答案!

一、死磕目录里的"文字密码"(考点预测☆☆☆)

《说文解字》篇必考"六书"造字法!记住象形(如"日、月")、指事(如"上、下")、会意(如"武=止戈")三种核心手法,考试遇到生僻字拆分题直接套用6。

二、"四书五经"绕不开的送分题(考点预测☆☆☆☆)

《四书》篇重点标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出自《礼记·大学》,朱熹是四书体系奠基人。五经中的《诗经》必背"赋比兴"手法,用"关关雎鸠(比兴)""氓之蚩蚩(赋)"秒杀例题9。

三、史记汉书对比题(陷阱预警!)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从黄帝到汉武帝),《汉书》是断代史(西汉一朝)。孩子总混淆"司马迁受宫刑写史记""班固因窦宪案入狱"两个细节,用"司马通古今,班固断西汉"口诀记忆6。

四、诸子百家选择题(必背3句话)

道家"无为而治"(老子)、墨家"兼爱非攻"(墨子)、法家"不别亲疏,一断于法"(韩非子)。特别注意:儒家"中庸之道"常考《礼记·中庸》篇10。

五、诗词演变简答题(模板套用)

从《诗经》四言→汉乐府五言→唐诗七言的发展脉络,结合《经典常谈》里"诗第十二"篇,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举例说明诗歌社会功能6。

冲刺建议:让孩子把书里13篇目录做成思维导图,每天睡前默写2个学派主张。

【文末有电子版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