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常考填空题及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5-04-17 16:33 浏览量:9
《经典常谈》常考填空题及选择题
一、填空;
1、《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2、《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3、朱自清是按照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
4、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5、《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6、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的。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7、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周易》这部书。
8、《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话。
9、《诗经》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305篇。
10、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戴圣所作的《小戴记》。
1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之外,六家都是宋人。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13、《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它最长于战争的记载;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它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14、“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句中的“朱注”指朱熹的小注。
15、《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16、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他不免“好辩”,他自己也觉得的;他的话流露着“英气”,“有圭角”,和孔子的温润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称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
17、“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句中的“他们”指的是战国策士。记载他们说辞的书叫《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
18、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
19、《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
20、《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断代成书。
21、《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
22、《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他因替李陵辩护,被处以宫刑,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希图留个后世名。
2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4、《史记自序》里说:“罔(网)罗天下放佚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
25、《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
26、《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
27、《汉书》作者是汉代的班固,字孟坚。《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
28、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
29、孟子说人性是善的。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便成善人。
30、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没有善端,还有争夺放纵等恶端。
31、墨家的创始者墨翟,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钜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
32、《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
33、《墨子》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是“兼爱”主义。
34、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35、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托古立言;他们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孔子托于文王、周公,墨子托于禹,孟子托于尧、舜,老、庄托于传说中尧、舜以前的人物。
36、秦相吕不韦教许多门客合撰一部《吕氏春秋》。淮南王刘安仿效吕不韦的故智,教门客编一部《淮南子》。
37、到了汉代,模拟《离骚》的更多,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都走着宋玉的路。汉人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
38、楚声里也有整齐的五言,像著名的《白头吟》、《梁甫吟》、《怨歌行》都是的。这就是五言诗的源头。
39、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份。此外便是男女相思和离别之作,格言式的教训,人生的慨叹等等。
40、陶渊明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他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41、谢灵运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画山水的人;他也可以说是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42、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陶是写意,谢是工笔。
43、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
44、李白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
45、杜甫的诗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46、五言律诗,王维、孟浩然已经不用来写艳情而用来写山水;杜甫却更用来表现广大的实在的人生。
47、杜甫的诗逞才使气,不怕说尽,是“沉着痛快”的诗。
48、元稹和白居易反对雕琢字句,主张诚实自然。他们的诗却容易懂,又能道出人人心中的话,所以雅俗共赏,一时风行。
49、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两人合称为“小李杜”。
50、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
二、单选题
1、《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 )
A、风 B、小雅 C、颂 D、大雅
2、《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 )
3、《诗经》全书收录了自 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C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初年 D、东周初年
4、《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 )
A、王子夫 B、姜子牙 C、庄子 D、尹吉甫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周颂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 )
7、“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犹夜鸣”出自于(B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汉乐府诗集》
9、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 )
A、孟子 B、孔子 C、朱熹D、王夫之
10、《周易》后天卦一共有 卦。( D )
A、8 B、16 C、32 D、64
11、坤卦代表(C )
A、人 B、山 C、地 D、天
12、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C )
A.《战国策》 B.《三国志》C.《国语》 D.《春秋》
13、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多出于各国史官之手,《 》中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光彩,描写技巧高明,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B )
A.中庸 B.战国策 C.大学 D.春秋
14、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15、战国时期“合纵连横”成为各国家之间的外交谋略,主张连横的国家是:(C )
A.燕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于(C )
A.战国策 B.论语 C.孟子 D.左传
17、“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在这句朝代歌中战国时期是指(D )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8、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 B )
A.李白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19、《汉书》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时代风貌,行文谨严有法,体例合理齐整,包含纪 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 A )
A.十二 B.十 C.八 D.十四
20、《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下列不属于“书”涉猎的范围的是(D )
A、礼乐制度 B、天文兵律 C、河渠地理 D、政治统治
21、《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中不包括(C )
A、阴阳家 B、名家 C、兵家 D、纵横家
22、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3、班昭续写和撰写了(C )
A.女则 汉书 B.女诫 汉书
C.汉书 女诫 D.汉书 女论语
24、 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A )
A.《中庸》 B.《孟子》 C.《论语》 D.《大学》
25、 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 )
A.《三礼》 B.《尚书》 C.《四书》 D.《辞赋》
26、 是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的书。( B )
A.《中庸》B.《大学》 C.《尚书》 D.《论语》
27、 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D )
A.《孟子》B.《大学》 C.《周礼》 D.《论语》
28、 的《赋篇》最早称“赋”。( D )
A.屈原B.孟子 C.朱子 D.荀子
29、《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 类。( C )
A.二B.三 C.四 D.五
30、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D )
A.《楚辞》 B.《两都赋》C.《二京赋》 D.《赋篇》
31、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A )
A.《楚辞》 B.《诗经》C.《辞赋》 D.《离骚》
32、《离骚》和 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 B )
A.《九叹》 B.《九章》C.《哀时命》 D.《招魂》
33、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的文体是(D )
A.骈体文B.杂记 C.论 D.赋
34、后人将《诗经》与 并称为风、骚。( A )
A.《楚辞》 B.《赋篇》 C.《史记》 D.《诸子》
35、楚辞是战国时期诗人 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C )
A.孟子B.荀子 C.屈原 D.吕不韦
3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是(A )
A.《春秋》B.《资治通鉴》C.《左传》 D.《战国策》
37、 重在“语”,记事颇简略,大约出于另一著者的手,而为《左传》著者的重要史料之一。( B )
A.《左传》B.《国语》 C.《公羊传》 D.《战国策》38、“六书”中的用字方法有转注和( D )
A.象形B.指事 C.会意 D.假借
39、杜预作《春秋序》,论到 ,说“其文缓,其旨远”,“缓”是委婉,“远”是含蓄。这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所以这部书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A )
A.《左传》B.《春秋》 C.《公羊传》 D.《战国策》
40、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 ”,现在叫文字学。( C )
A.字学B.文学 C.小学 D.金石学
41、秦始皇用 统一了文字。( A )
A.小篆B.大篆 C.金文 D.隶书
42、《左传》这部书,汉代传为鲁国 所作。( B )
A.苏秦B.左丘明 C.赵公明 D.孔子
43、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 称这些为礼的三本。( C )
A.孔子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44、诗与礼乐也是分不开的。 教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A )
A.孔子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5、拥护礼乐制度的是(A )
A.儒家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6、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B )
A.《春秋》B.《周礼》 C.《礼记》 D.《易经》
47、汉末时期,真正奠定五言诗基础的人是(A )
A.阮籍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48、我国现存最早的公文是 的甲骨文卜辞。( B )
A.夏朝 B.殷商时代 C.春秋战国 D.秦朝
49、以下不属于赋的特色的是(B )
A.铺张 B.比兴 C.排偶 D.用典
50、以下被称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