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六进”走进陕西略阳县乌鸡产业园
发布时间:2025-05-25 03:26 浏览量:21
诗人陆游-独情略阳乌鸡
文:茶盅盅
5月23日陕西秦岭西南,超有意义,“文艺六进”活动来到略阳县的黑河镇五郎坪乌鸡产业园和硖口驿渔洞坝农家。几位书画名家及文学文化人士们聚一起,文化助力帮扶魅力乡村。当地的略阳乌鸡可是中国四大乌鸡之一哟。
有幸随同见遇到老师们各自优秀风采,咱亦对当地独特的乌鸡,进行初步的文化研习。#文艺六进活动 #略阳乌鸡文化 #扶农助农
略阳乌鸡又称乌骨鸡,此家禽属于国家级保护品种,中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通过对其进行血型因子分析,确定是我国一个独立的乌鸡罕奇品种。
吴军会长题书:“乌鸡入云外,鹭鹤出紫微.”洁羽鹭鹤从紫微处飞出,紫微隐喻皇家祥瑞之气,乌鸡超俗飞云天,时空转换自然,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空灵悠远的意境 。
200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乌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
《陕西省畜禽品种志》对略阳乌鸡的品种介绍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原产于陕西省略阳县,分布在秦岭南麓略阳县境内黑河流域的黑河坝、鱼洞子、两河口等乡镇。具有乌冠、乌喙、乌趾、乌舌、乌皮的“六端乌”特点,公鸡体形高大,骨骼粗壮,腿粗长,肤肌紧实,肉质鲜香。
乌鸡在咱中华中药材药典志书,及文学意象中,向来与‘滋补’等营养功效关联,“莫言鸡虫无奇志,黑凤振羽冲九天!”略阳乌鸡完全继承了这种特质。大诗人杜甫、陆游对乌鸡痴宠,他们的诗句印证着乌鸡肉被人们在生活中应用的药用价值。而陆游对陕西原产地的略阳黑河乌鸡更是情绪万千。
黑河,古名沮水,发源于秦岭腹地留坝县紫柏山,流经略阳县,流出勉县的沮水河口,汇入汉水,被视作古时汉水源的北源。古嶓冢山绵延在沮水河口之西北方向数十里,宁强县与略阳县大秦岭群峰间。沮水与嶓山共同勾勒出汉中盆地西北山势之峻秀。
诗人陆游,曾在这一带从军并长久驻留生活过,尝食过略阳乌鸡,才对这片土地怀有独特情感。先前诗坛,文人多借黄河的雄浑、长江的壮阔抒发边塞情思,而陆游却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这儿千里汉水最长源流沮水。打破“边塞即西北”的传统创作窠臼,留下独特沮水边塞诗篇。
陆游诗篇中,沮水嶓山词意频繁闪现“沮水嶓山名古今,聊将行役当登临.”。描绘沮水春天的碧绿、嶓山清晨的苍茫,借古战场抒发感慨“沮水春流绿,嶓山晓色苍.阿瞒狼狈地,千古有遗伤.”。无论是“夜涉南沮水,朝过小益城.”的日夜兼程;还是“拥马涉沮水,飞鹰上中梁,劲酒举数斗,壮士不能当.”的豪迈奔放;亦或是“忆从嶓冢涉南沮,笳鼓声酣醉胆麤.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的激昂壮志;冬天“沮水忆浮马,嶓山思射熊.”字里行间都涌动着他对这片土地炽热的眷恋。
沮水嶓山的形胜,在陆游笔下化作不朽诗行,他早年慧眼识珍,在黑河坝与乌鸡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返乡,亦曾不惜掷下“青铜三百”重金购得一只乌鸡,还在墙东辟地筑舍,为它寻来雌乌,配对成双,成就了一段鸡界趣话。 2025年5月23日
三位特邀书画老师简介
石寒松:勉县籍,画家、作家、音乐家。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于志学学习冰雪画,2011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年创立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并任会长。作品融合北国雪景与秦岭巴山特色,主题多表现故园山水,风格独特。
谭向东:略阳籍→现任-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 深圳市藏书票协会副会长 - 汉中陕南画派研究会艺术顾问 - 菩提书画研修院副院长
吴军:书法家,原略阳县书法家协会会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自幼习书画,1983年后专攻书法,研习赵孟頫、欧阳询、王羲之等名家,2018年起专注汉隶。风格古朴厚重,兼具舒展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