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发布时间:2025-05-26 14:34 浏览量:27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教授,而且还需要立德树人,端正学生的品行,将其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呢?,一起来跟小编了解下吧。
一、在朗读中落实
“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管多么长的文章,笔者都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不仅可以了解文章大意,而且可以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语言的精美、作者的态度,然后师生共同赏析,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此外,笔者还特别注重利用辅助资料。比如有种辅助资料上,每课都有一个“话题导读”:《药》――《愚昧更可怕》;《陈奂生上城》――《看了刘姥姥,我泪流满面》;《守财奴》――《学会理财》;《林黛玉进贾府》――《真情的美酒莫掺假》;《失街亭》――《话责任谈古今,判孔明罪加一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武则天与杜十娘》;《茶馆》――《国富才能民强》;《窦娥冤》――《盼当官个个都是包青天》;《哀江南》――《爱我中华》;《柳毅传》――《愿人人心中都有爱》;《祭十二郎文》――《由法定假日看传统文化》等。这些“话题导读”涵盖面广,思想性强,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充满了哲理,富有教育意义,颇具时代感,学生乐于接受。
二、在互动中落实
生生、师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文本情感、价值因素。如学习《屈原列传》时,在最后的“拓展延伸”互动中,――笔者让学生就“屈原死之价值”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屈原“舍生取义,死得有价值”;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屈原不应该选择死,应该等待时机再为国效力”。又如学习《失街亭》后,让他们写出自己的体会。他们有的为马谡辩护,赞他是“一条好汉”,因为“他在大敌当前,没有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赴国难”,“他失败后,没有屈膝投降”,“他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有的批评诸葛亮“中了邪似的偏爱马谡,才让这个料事如神的军师也栽了个大跟头”;有的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慢慢地在他们心中生根滋长。
三、在信息化教学中落实
如今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信息化教学深入人心,很多学校教室都有电子白板,教师用起来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学将文字、画面、色彩、声音等融合成特定的意境,让学生眼、耳、脑、心全方位地得到熏陶和感染。苏东坡的《赤壁赋》是古代文质兼美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创作风格让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勾画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立刻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化了,把人带入900多年前的那个场景,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和由此升华出的人生哲理就跃然于眼前。学生的人生观也得到了升华:要积极进取,直面人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