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一网红火锅店突然关门,店内6个桶很可疑,调查跟地沟油有关
发布时间:2025-05-25 21:01 浏览量:17
2014年,在四川省犍为县,一家名为“古今天下”的火锅店悄然开张。当时,这家店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生意十分冷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今天下”逐渐在当地声名鹊起,顾客们纷纷前来品尝这家火锅店的美味佳肴,店铺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顾客。
每当夜幕降临,店门外常常排起长队,顾客们等待着能品尝到这家火锅店的美味。而进入店内,便能看到一张张满是欢声笑语的桌子。这家自助火锅店逐渐在犍为县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随着时间推移,店铺的名气愈发扩展,逐渐成为了一个网红火锅店。
在犍为县,提起火锅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古今天下”。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大餐饮平台的排行榜上,且总能稳居前三。该店的规模也相当可观,店铺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提供的菜品种类丰富,且自助式的用餐方式,深得顾客们的喜爱。
然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古今天下”的独特装修风格。店内装修充满古典韵味,典雅别致,成为了许多顾客和网友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这种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食客,也为店铺带来了更多的曝光与声誉,令“古今天下”的名声日益响亮。
然而,到了2019年,这家曾经门庭若市的火锅店却悄无声息地关门了,曾经熙熙攘攘的景象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多怀着期待而来的顾客,只能看着紧闭的店门,带着失望离去。店铺的突然关门令大家感到十分疑惑。为何一家曾经生意火爆的店铺会突然关闭?是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了吗?
据附近商家透露,“古今天下”关门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天有一群穿着制服的人走进店里,似乎是搜查什么东西。”随后有消息称,这家店被查封,店主也被警方带走。究竟发生了什么,制服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在店里究竟发现了什么?
2019年1月30日,春节期间,“古今天下”火锅店依然像往常一样迎接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店内的员工忙碌地为顾客清理餐桌、准备食材。然而,突然一群穿制服的人员出现在店门口,宣布要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原来,他们是来自四川省犍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正在开展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的领导是综合执法大队的大队长钟守明,他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后,指挥执法人员对店内进行检查。面对突如其来的搜查,店员们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店主表面看似镇定,但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因为他知道店内藏着无法见光的秘密。
钟守明带着执法人员来到火锅店的操作间,操作间内有一台油水分离器以及三个塑料桶,桶中盛放着从油水分离器中回收的废弃油脂。整个操作间布置简单,显得有些凌乱,似乎工作人员刚刚处理过相关的工作。接着,钟守明和执法人员继续前往火锅店的库房进行检查。
在通往库房的过道上,执法人员发现了几个与操作间内的塑料桶完全相同的桶,刚开始他们以为这些桶也装着废弃油脂。然而,经过询问后,他们才发现,这些桶中实际上装的是已经制作好的火锅底油。执法人员开始感到困惑,因为这几个塑料桶与操作间内的塑料桶一模一样,但一个装的是废弃油脂,一个装的是火锅底油。如果没有准确的标识,一旦弄混,后果将不堪设想。
尽管心中疑惑,执法人员并没有立刻向店家询问原因,而是继续检查店内的销售记录。当他们翻阅销售记录时,震惊的发现了许多不符合常规的地方。
首先,店内销售的火锅底油数量远远超过了店铺的采购量。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古今天下”一共销售了超过3000锅火锅底油,换算下来大约是1万斤。然而,在这段期间,店铺仅采购了7000斤菜籽油,显然采购量与销售量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匹配。
此外,废弃油脂的去向也成了一个谜。通常,餐饮业使用大量的油脂,尤其是以红油火锅为主打的店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油脂,而这些油脂会有专门的单位进行回收。然而,“古今天下”的销售记录显示,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期间,他们仅有200斤的废弃油脂销售记录,明显与店内的实际生产量严重不符。
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执法人员决定从火锅底油着手,调查它的来源。店内的火锅底油包装上印有“一次性使用”“即开即食”“安全放心”等字样,给消费者留下了安全健康的印象。然而,当执法人员询问店员关于火锅底油制作过程时,工作人员却表示完全不知情。经过多方追查,执法人员最终找到了火锅底油制作的幕后作坊。
这家作坊位于距离火锅店仅3公里的地方,环境简陋,堆放着多个废弃油脂的塑料桶,作坊内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作坊工作人员正在将废弃油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新的火锅底油,事实上,这正是所谓的“地沟油”。
地沟油通常是从下水道、餐厨垃圾等不洁来源中回收的油脂,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执法人员很快意识到,这家店铺和作坊利用废弃油脂制造“食用油”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并将老板和作坊人员一并抓捕。
案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对“古今天下”火锅店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而许多曾在店内就餐的顾客也开始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在四川省犍为县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处理赔偿事宜。最终,曾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古今天下”消费过的顾客,都可以凭相关凭证领取赔偿金。这一举措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也显示了当地政府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
此次事件的深刻教训是,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能忽视,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监管,同时加大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以确保大家都能享受到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 上一篇:唐人的古风与古体
- 下一篇:祁山背后的数学题:诸葛亮的战略密码与魏延的致命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