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说雨

发布时间:2025-05-24 14:49  浏览量:36

几场夏雨从天而降,不知不觉间荷就开花了,清新亮丽很多。不小心的星星跌落荷叶上,闪着珠光滚动着。

路上行人少了,手撑一把伞的多了。湿了鞋,湿了裤脚。有人嘟囔着,是甚觉不爽的那个样子。

我欢迎雨,不仅是因它带来清凉,还因我一向爱雨。

雨的美好,四季各不相同。

春雨和着春风,微笑着走来,温柔绵软。如丝,如雾,如烟;悠悠然无声无息落地了去,大地披上朦胧一袭轻纱,顿觉充满诗情画意。绿了春天,鲜艳了万紫千红。

夏雨常与雷电相约,一前一后,一后一前。急性子的说下就下,待雷电反应过来,闪电之后几声雷鸣震耳欲聋,它已经完成了一个降水过程,还天地一片清新阳光灿烂了。却苦了晒谷场上的女人们,差不多可入库的稻谷又泡汤了,骂又不敢,最多也就是:“勿哪,勿这些好孬,老天爷。”时而转换角色,几多电闪雷鸣过后,天色突然间昏暗下来,还要过许久时间,似乎在积攒能量,才骤然降落下来。晒谷场上稻谷早已入库去了,女人们满脸笑容,无不感叹,“天公真好!”

夏雨性格干脆,有时也与农民幽默一下,田埂那边下着雨,这边却滴水不漏,农民跨过田埂来到这边避雨,伸出双手冲洗掉满手泥土,再甩一甩,在衣衫下摆翻来覆去擦拭一下,掏出红烟(手卷烟丝)盒,卷上一支红烟,叭哒叭哒,深吸一口,吐出长长一串烟云,刹时忘记了疲惫。

一场秋雨,洗净残夏尘埃带走躁热,秋天气息飒然变得凉爽。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都是古人对秋雨的赞叹。

再说冬雨,虽说是给寒冷天带来不便,说真的,不落雪的地方冬雨是必不可少的,有雪的地方不要也罢。但冬雨还是有其独特的韵味。它没有春雨如甘露;也没有夏雨的张扬幽默气清;更谈不上秋雨的凉爽;只有沁人的冷。但冬雨天促使人沉下心来,二三茶友,品着香茗,谈天说地,心情舒坦,有益身心健康。也可三兄二弟,适量温点小酒,举杯同饮,海阔天空,也不必担心汗流浃背,同样有益身心健康,仍然不失悠闲自得舒心。

常有人引用,“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徐志摩的胸怀是豁达的,只要心爱的人什么都好,他自己再怎么不好也像睛天一样什么都变成好的了。毫无疑问,他把晴天看作是无与伦比的美好。我很好奇,徐志摩如果种过田,他还会这么说吗?

没有人不喜欢晴天,我也然。但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别说大旱天,只需说在水稻需要灌水时,多天还不下雨,稻子耷拉着脑袋,触景生情,此时一个才情不凡的农人恐怕会说,若稻田安好,便是雨天。而雨终于来了,这个才情不凡的农民与其他农民们一样赶紧拿上一把锄头往田里赶,看看排灌水口是否封了,封牢了没有,自己成了落汤鸡但心情舒畅,前些日子的愁眉苦脸一扫而光。

我一直忘不了小时候那场全国性大旱,至1963年夏,那一天忽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我还在读小学,我们互相看不清同桌的脸,电闪雷鸣,一个多小时后,天空突然变成吓煞人的惨白,教室比平日还明亮,一场说是倾盆大雨也不足以形容它的大的雨跟着落下来。时至今日,我仍然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只好说,这场像天上倒下水来的雨,足足持续了二三点钟,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国性大旱便不见了踪影。同学们忘记了是上课时间,全都欢呼雀跃,老师也没有制止,居然与我们一起狂欢,教室成了名副其实的欢庆场所。

人们从家里跑出来站在天井中,一边高呼感恩老天公的话,一边仰起头张开嘴往肚子里灌水。老少爷们更多的是伸出双手捧着屋檐哗啦啦的水,像捧着玉液琼浆往肚子里送。

……

雨还在下,窗口如挂着晶莹的珠串,一颗爱雨的心禁不住让双手去接,瞬间清澈的雨水盈满掌心,唯恐手指一松就会失去,我赶紧将它浇到小文竹盆里。

爱雨,赞美雨古今诗文很多,我读过南宋曾几的【苏秀道中】:

一夕朝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梦岁心。

诗人曾几不愁屋里漏雨,弄湿了床,只欣喜溪流水满,不再为干旱担忧。想着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就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梧桐的声响是最动听乐章。他感叹,像我这样没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丰年,该多么的高兴。

我深受诗人曾几忧国忧民,了解农民关心农民热爱农民的情怀所感动。

注释:

勿哪!勿这些好孬。——潮汕话。“勿哪”,就是不要啦!“勿这些好孬”,就是不要这样好不好?

说明:本文借用原作者的图片,特此谨向原作者致意!如侵权即删除。

原创作者周修辉夏日于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