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在谜中

发布时间:2025-05-08 10:03  浏览量:11

清初、有一位直隶秀才,骑马来五台山拜佛参礼后,听说五台山糖的小豆村有个张煙,号为龙池先生,贯谄经史,学问高深,声望颇高、便翻山越岭去拜见。张煙先生见秀士风尘仆仆,身着蓝衫,问秀士光临寒舍有何贵干。秀士急忙施礼道:“我在五台山拜佛观光后,闻得张先生鼎鼎大名,特到此,见老先生一面,一则拜访,二则请教。)张先生听了秀士的来意,又把远道而来的读书人从头到脚,从脚到头细细打量一番。看他气宇轩昂,一身正气,便挥笔书写一帖,送予秀士。秀士双手接帖一看,原是平淡而又质朴的三句话:“上堰地为我家的,下堰地为邻家的,有树是我裁。”秀士收帖时已记熟了这三句话,待欲细问话中深意,龙池先生却已起身送客。

秀士拜别后,满腹纳闷和不快,一路回返。三年后,这位秀士经磨砺苦学,得中举人,来到五台县任知县。这年秋末,小豆村的张煙先生家,地边有榆树一棵,要砍树用材。他家请了两个壮劳力前去砍树,却遭到下堰地户主的拦阻。理由是三年前大雨滂沱,张家上堰地塔连带榆树,坐流于下堰邻地,生命力很强的榆树又在下堰生长了三年。下堰邻地主人认为榆树在其地长成,应归其所有。到底树属谁家?双方争执不下。邻地主人把张家以霸占树为由,告到了五台县衙。县衙即日升堂,催张煙家答辩。张煙没有赴案,派人只送上大堂答辩状一帖,上书三句话:“上堰地是我家的,下堰地是邻家的,有树是我栽。”知县接帖看到这三句话,先是惊愕,得到如此没有文气的回应三句话,让他对张煙先生的才学产生了怀疑。

对张煙先生的聪明才智,而后是震撼。此时此刻,他猛然想起三年前拜访张煙先生时,先生送他那平淡无奇的三句话,居然在今日官司答辩状上重复再现。知县心中已全然明白。啊!我三年多来迷在谜中。知县当机立断,立判:“榆树归栽树者所有,二日内砍伐,地邻不得干涉。”结案退堂时,宣布原告地邻败诉。

要问县令谜中明白几多,其一,张先生已知其前程,他已知秀才三年后要成为五台知县,并将之暗藏在看似平淡,实则神秘的官司辩词中;其二,张先生预知他家三年后要因树起官司,识得三年后的断案人竟是近在眼前的秀士;其三,所设谜底和官司交融于一起,并在特定的大堂官司定断之瞬揭启谜底。实属古今奇特之谜。至此,知县方知龙池先生张煙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