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也有对联?还对得挺好的

发布时间:2025-03-06 03:17  浏览量:10

中国的对联文化,真的是有容乃大,连厕所这种看似藏污纳垢的的地方,都有专属它们的对联,令人啧啧称奇。

第一副:

到此方无中饱去;

何人不为急公来。

据说这是古代有人贴在衙门厕所里的一副妙联,巧妙地使用了双关和隐喻两种手法。

上联化用了成语“中饱私囊”,到此如厕,自然排空肠胃,方无中饱去,明显是讽刺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唯有如厕时才“无中饱”可贪‌。下联则是化用了“急公好义”这个成语,初看“急公”表面指解生理之急,实则暗讽衙门中人并非真正为公事操劳,而是借急公之名行私利之实‌。

第二副:

成文自古称三上;

作赋于今过十年。

此副对联暗含文学界的两位大人物:一个是欧阳修,另一个是左思。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不管是当时还是放到现在,都是独步天下的,他曾经总结自己的文学创作的诀窍时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也就是说,欧阳修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构思于马背上,枕头上,厕所上。

·

晋代的左思创作《三都赋》,历经十年方成,人们竞相抄写,洛阳为此纸贵,一时传为美谈。史书载左思“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藩溷,读音是fān hùn。意思是篱笆和厕所。也就是说,左思在门庭中、篱笆旁、厕所边都放了纸和笔,只要遇到一句得意的句子,便马上记录下来。

第三副:

有来有往解不断;

若即若离总相依。

如果我不说的话,这副对联用在处于热恋中的情人身上,也一点不为过吧!其实这是一副形容厕所的对联,立意相当别致,还带三分诗意。

第四副:

世间贞女到此,也要宽衣解带;

天下英雄进来,必定俯首称臣。

·

上联中的“贞女”通常指的是品德高洁、坚守贞操的女子,她们到了厕所这个地方,也不得不“宽衣解带”,这主要是为了强调厕所的不可或缺和人人平等。

下联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即使是英勇无畏的英雄,到了厕所这个特定的地方,也不得不“俯首称臣”,这里的“称臣”其实是一种比喻,指的是在厕所这个私密、必要的地方,所有人都得放下身段,遵从自然的规律。

此副对联为唐伯虎所作,用直白的手法概括了厕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不过稍显猥琐,还带几分戏谑意味。

第五副:

有小便宜;

得大解脱。

·

初看颇有一番禅意,其实这副对联应该通过断句来识别它的具体含义,上联这么读:有小便/宜,下联这么读:得大解/脱。寥寥数字,道尽了厕所的一切事,于大俗中显露出大雅,不可不谓妙极。至于小便和大解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我明说了吧!

第六副:

大开方便之门;

解决后股之忧。

·

这副对联非常有趣,用两句时常挂在人们嘴上的俗话拼凑而成,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原话大相径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使人忍俊不禁,不由得会心一笑。下联提到的“后股”的“股”字,应作“屁股”解,其实在古代,“股”指大腿,是名词,而上联中的“方便”是动词,显然不符合对联要求的词性相对、平仄相谐的基本规则。如果想要词性相对、平仄相谐,不如直接用原话,也就是“解决后顾之忧”会更恰当一些。

第七副:

鞠躬如也;

掩鼻过之。

上联讲如厕,如厕者的神态模样,通过“鞠躬如也”四个字生动展现出来,下联讲经过厕所的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尤其是古代的厕所,多为露天开放,排泄物置于坑内,所散发的气味着实让人耐人寻味,这时候“掩鼻过之”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八副:

莫道轮回输五谷;

可储笔札赋三都。

《西游记》在讲到车迟国斗法这一回时,当中有提到厕所,说厕所是“五谷轮回之所”,什么是“五谷轮回”呢?人吃进五谷后,有用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无用的渣滓被排出体外,也就是屎尿。这些屎尿重新被庄稼所利用,最终反哺人类,这就是所谓的“五谷轮回”。

下联的典故是“左思文足赋三都”,前面已有所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副:

官司不令多中饱;

燕饮应知无后艰。

此副属于劝告联,上联劝告官员清廉奉公,下联告诫普通人勿暴饮暴食,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贪官污吏将赃款收入自己的囊中,这就是中饱私囊。官司不令多中饱,是普通老百姓借咏厕所之机,表达出的一种朴素的美好愿望。

平日饮食若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到了上厕所才知其中的难处,尤其是喜欢吃辣吃烧烤的朋友,有时候更是想拉也拉不出来,尴尬万分。

第十副:

但愿生民无殿屎;

不惭宰相受堂餐。

根据清代的笔记小说记载,刘墉一日和同僚在政事堂吃早餐,突然他心血来潮,自个儿说了一个上联:“但愿生民无殿屎。”不愧为宰相刘罗锅,以“屎”字入对联,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今罕有!何况是众目睽睽之下,吃着早饭之时,众皆面面相觑,惊得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

其实,“殿屎”并非“殿上之屎”,而是大有典故。《诗经·大雅》中说:“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古人对此有作注:“殿屎,呻吟也。”意思是说,老百姓生活过不下去了,愁苦满面,呻吟声一片。

在座的各位都是文化人,肚子里的墨水以斤来计,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可刘墉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说这种话,未免太不雅了。

刘墉自然会圆场,只见他不慌不忙,自己续了下联:“不惭宰相受堂餐。”也就是说,只要老百姓生活过得好,没有痛苦的呻吟声,宰相吃饭才能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