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纳的心态看待AI写作
发布时间:2025-01-03 09:14 浏览量:6
最近,很多媒体都在探讨AI辅助工作问题,刊登了不少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观点,例如《莫让AI沦为破坏经典的工具》《AI“搅局”网文行业:效率革命还是灵感挑战?》《加拿大主流媒体起诉OpenAI,又一场错位之争》。似乎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AI的态度,都有点像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人对纺织机的排斥,又有点像一百多年前,人们对电线、铁路、火车的疑惧。
这种类比或许不一定恰当,作为一个写作18年有余的从业者,我通过AI搜索过信息,阅读过不少AI写成的文句,我的体会是,人类要自信,AI不可怕;如果是大势所趋,那就因势利导。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AI技术进步异常迅速,在国内网站上,不用注册就可以直接、免费使用的AI工具就有多种,我一一多次试用,觉得远远不尽如人意。从搜集资料和写作来看,目前AI还有两个显著的不足。
一是AI的搜索能力还非常弱。以某位学者的作品为例,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和向全网公开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可以查到的约有400篇,而且该学者的名字辨识度非常高,没有重名的,但使用不同的AI工具在不同时段、分别多次检索,大都只能搜索到被转载最多的十几篇,有的只能检索到近期发表的四五篇,而且AI在分析作品时,错讹之处非常之多而且非常明显,会犯很多低级错误。
二是AI的写作水平还非常低,不能和专业人士同台竞技。由于工作原因,我审读过一位“95后”的稿件,他是学工科的,但那篇文章中却出现了一副对联。我细读后发现,首先是对联中的字词并不是严格的对仗,其次是平仄使用完全错误,再次是意思和上下文不贴合,仿佛是硬加上去的,最后格调也和上下文不一致,上下文都是喜庆热烈的,而这副对联却有点沉闷,对联不严格对仗尚可说是“宽对”,平仄错误也可原谅,但是如果和上下文的文意、文气不匹配,这副对联就完全没必要出现。我最后忍不住询问为什么写了有着“对联”模样的句子,那位作者承认是使用AI生成的。还有不止一个古诗词爱好者,自诩其使用AI原创再人工修改的诗,放到唐诗里都看不出来,帖子一出,引来众多网友讨论,我也认真研读了那些AI辅助创作的诗,一看就是当代打油诗的水平,没有一丁点儿诗意、古意。唐诗首先是平仄使用严格,其次是特别讲究使用典故,这是学问的证明,也是增加诗句的意蕴、扩大读者联想空间的法宝,但是AI创作的诗句在平仄使用上的混乱和错误比比皆是,仿佛AI没有平仄的意识和知识,使用典故也为零。另外AI使用的字词都非常“新”,那些字词在古诗中根本不会出现,即使出现其用法也大不相同,因此非常容易鉴别。如果是AI创作的律诗,那错误就更多了,因为律诗的规则更加严格。
上述这些我亲历的例子,都可以令专业人士放心而且自信,AI暂时还不能撼动专业人士的地位,更加无法取代专业人士的作用。至少从现阶段来看,专业人士还有两大优势,AI暂时还不具备。
一是专业人士的知识储备,绝对不限于网上可以搜到的资料。AI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文字的基础只是以十、百计的文献,而且是最易获得的网上文献,专业人士应该已经通读过本专业领域内的古今中外重要文献至少是经典文献,应该是万本左右的文献,并且其中包含大量从未上传网络的纸质文献。
二是专业人士的鉴别能力、鉴赏水平也高于AI。AI引用的往往是司空见惯的陈词滥调,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例,这些都是没有丝毫专业水准的,专业人士在引述时一般恰到好处,引用得精当、精彩,出处权威、真实,是经过了反复对比才引用的最恰当语句,而且是在此之前没有被广泛引用的句子,也不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说的话,或者杜撰的某个人物的某句话,这些都可以将AI比下去。
很多机构对待AI如临大敌,好像摆出了严防死守的架势。其实,也可以将神经稍微放松一点,不妨将关注的重点放到结果上,不去探求是全部人工还是使用了AI辅助,只看结果是否完美。检查结果是专业人士可以胜任的,如果不能胜任,则说明AI技术已经突飞猛进,真的可以取代一部分人工了。
例如文字编辑,如果发现来稿中某段文字就是常见的大白话,没有新的见解,没有新的文句,也没有呈现新的对象,思想观念是老的,修辞手法是旧的,叙述的故事、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感都是已有的,都是早被人写滥了、写透了的,那就可以果断地删除这段文字,或者不采纳此稿,无需探求是作者原创和AI辅助创作的。至于是否抄袭,可以进行“查重”,对于抄袭用著作权法进行严格规制,而不用管抄袭方式是人工直接抄袭还是AI复制、改写。
应该指出的是,作为专业人士,每天坚持阅读最新的相关文献,始终了解业界前沿信息,这是无论有无AI竞争都必须做的工作,这是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维持自己的专业地位需做的日常功课,不能将自己业务能力的降低,说成是“AI太狡猾”“AI太强大”,这只是方便的借口,不是确定的事实。
根据工作中和网络上我对“95后”年轻人的观察,发现他们对AI的态度更加开放,热情地适用、积极地探索,就像以前老年人还在苦练珠算本领的时候,年轻人在钻研计算机,最终,年轻人并没有失业,而是可以用更短的时间,以更愉悦的心情完成工作,从而度过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对待AI,或许一方面要自信,一方面也要接纳。(甘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