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25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检考试作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5-05-07 12:55  浏览量:7

今天是2025年厦门市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检考试开考第一天,上午已经结束的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得体;

根据题意范文如下:

得体之道

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生命的坐标

古人在雕琢文章时,总要将文体与心志反复对榫。韩愈以雄文载道,柳宗元借山水明志,欧阳修用笔记述史,不同的文体如同精心剪裁的衣冠,既彰显个性又合乎礼法。这种对"得体"的追求,早已超越文章技法的范畴,成为贯通古今的人生智慧。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当代青年当以得体为舟,在生命的江河中行稳致远。

文体选择的智慧启示我们,得体源于对本质的深刻认知。北宋文坛泰斗苏轼在《赤壁赋》中创造性地融合赋体与散文,既保留了赋的铺陈之美,又注入了散文的哲思之魂。这种突破恰恰建立在对文体本质的透彻理解之上。正如庄子所言"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真正的得体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像庖丁那样,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游刃有余。现代青年面对多元价值冲击时,若能深谙事物本质,自能在纷繁世相中保持清醒判断。

古人对文体规范的遵循,映射着对秩序的敬畏之心。朱熹编订《四书章句集注》时,对每个注脚的体例都再三推敲,这种严谨背后是对文化传承的郑重。就像紫禁城建筑群遵循严格的礼制规范,飞檐的角度、彩画的纹样都承载着文化密码。这种对规范的尊重,在当下社会依然闪耀智慧之光。当我们以得体之心遵守交通规则、恪守学术诚信时,实则在延续着文明的火种,让社会齿轮运转得更加和谐顺畅。

文体创新的实践昭示我们,得体需要与时俱进的智慧。王阳明突破程朱理学桎梏,将"知行合一"注入儒学体系;徐霞客以游记体开创地理考察新风,都是对得体精神的创造性诠释。这让人想起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贝聿铭既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粉墙黛瓦,又融入现代建筑的几何美学,传统与现代在得体交融中焕发新生。当代青年要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同时,以创新思维让得体精神在现代社会生根发芽。

站在文明的长河边回望,从《诗经》的温柔敦厚到唐宋八大家的文以载道,从甲骨文的朴拙到印刷术的精巧,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得体与创新的平衡。这种智慧正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既有传统笔墨的筋骨,又具飘逸灵动的神韵。当我们以得体之心待人接物,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便是在续写这份文明基因。让得体成为生命的底色,我们自能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经纬中,织就属于自己的锦绣华章。

希望对孩子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