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一样,成为一名天大人!”

发布时间:2024-08-26 00:26  浏览量:28

2024年迎新季

一张特别的合影

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定格

画面中的女孩名叫高一尘

是天津大学建筑类的一名新生

旁边是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

1958级毕业合影

她的爷爷就在其中

对于高一尘来说

被天津大学录取不仅仅是缘分与梦想

更是“天大人”这一身份的延续与传承

从村口皮影到天大建筑

高一尘的爷爷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皮影人,这让他从小就对画画有了一些认识;高中时,学校开设了制图课程,这门课的考核是画出一个房子的设计图并且做出模型,从此,爷爷深深地爱上了建筑,并在高考时报考了天津大学建筑系。

高一尘的爷爷在天大学习时的照片

刚刚进入天大时,爷爷的绘画基础和其他同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他为了更好地完成专业课学习,就自己带上小本,到天津五大道练习素描。直到现在,爷爷还保留着经常画画的习惯,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这段经历也一直激励着高一尘不断前进,她说,爷爷说的“学习是追求学习的乐趣,追求对自己进步的满足”引起了她的共鸣,她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有兴趣,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爷爷现在仍然常去五大道写生

在天津大学学习期间,让爷爷印象最深刻的是学院老师们的教学方式。爷爷回忆道,讲授建筑物理的沈天行教授讲课非常清楚,使他即使不看书也能够熟练掌握大部分知识。建筑设计课,老师同时辅导七个学生的作业,能为每一个学生的作品提出不同的创意,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并且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改出不同布置、不同造型的样图。这种教学理念,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先进的。老师们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重视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思想影响了爷爷的一生。当时,建筑系的一些同学希望天大将建筑学的学制由五年改为六年,时任建筑系主任的徐中教授对大家说:“天津大学建筑系的理念是少而精,学到手。在学校不可能学到所有东西,人一辈子要活到老,学到老,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学习。

爷爷设计的吉林市疗养院建筑

2003年,爷爷组织班级同学回学校看望老师的时候,建筑学院教授聂兰生先生一眼就认出了他,说:“你就是那个‘小脏孩’。”原来爷爷刚开始学习画图的时候,掌握不好钢笔蘸墨水的技巧,经常把画面蹭脏,即使时隔多年,老师也能将每一个学生一直记在心里。

从耳濡目染到梦想成真

不仅是爷爷,高一尘的爸爸妈妈也是建筑师。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她从小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看到家中摆放的建筑学书籍,她都能感受到建筑学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爸爸妈妈还常常带她去欣赏古今中外的各种知名建筑。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她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津大学建筑类,这既是对爷爷和父母事业的延续,也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高一尘说,她选择建筑学是从学习的兴趣出发,不会因为一时的风潮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同时她也对这个学科抱有极大的热忱,想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成果。建筑学不仅是她的兴趣所在,更是她表达自我、实现梦想的途径。

从满怀憧憬到新的奋斗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高一尘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她希望在天津大学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更多有趣且实用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和技能;通过不断努力,能够在大学期间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做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成果。

此外,作为一名未来的建筑师,高一尘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她的个人目标,也是爷爷对她的期许。她表示:“我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我有信心和决心去面对每一个挑战。我相信,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天津大学的一员,我将时刻铭记爷爷对我的教诲,勇敢前行,为梦想而奋斗。

两代天大人

是情结,是传承

更是一家人内心深处

对天大的无限信任与热爱

在天津大学的广阔舞台上

前辈已乘风破浪

后辈将筑梦起航

加油!新天大人

图片来源 / 高一尘及爷爷

采访撰稿 / 马润潇 薛子易

编辑 / 马润潇

底图制作 / 齐中悦 杨滢嘉

审核 / 王鑫 梁绍楠 薛子易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_nmc@163.com

跟小天一起

为“天大一家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