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

发布时间:2025-04-29 12:41  浏览量:14

前面写“小楼昨夜听春雨”,说是写杏花最美的诗句。

对不起,说早了,这句也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就是这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我到洛阳的时候,一直想去天津桥,虽然是后来重建的,但是有个名,也能应个景儿。

陈与义出生在诗书世家,二十四岁的他荣登太学上舍甲第,当时天下太平,大家日子过的都是清贵安闲。

“靖康耻”改变了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了个人的命运。

陈与义从洛阳一路南下逃难,风餐露宿来到了临安。之后他当了礼部侍郎,一路高升至参知政事。

官职的高升并没有失去的中原沦丧的失望,他辞职了。

他想到了家乡,想到了青春的岁月,想到了20年前在洛中旧游的故事。

上阕的杏花回忆,下阕的惊心动魄,二十年沧海桑田,一世的悲欢离合,国家的兴盛衰亡,在一登一看间,轻轻一收,归入了渔舟唱晚。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