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669名饮酒者,答案终于出来了
发布时间:2025-04-27 16:01 浏览量:37
说句不好听的,咱老百姓喝起酒来,那叫一个热闹,推杯换盏,痛快淋漓,似乎日子就该这么过。可是谁想到,一杯杯下肚的,不只是酒,更可能是自己的岁月。
这不,最近一项调查,整整盯了11669名喝酒的人,终于把这生死之间的关系给捋清楚了。酒,真能决定咱们能活多久吗?
且慢着急,听在下慢慢道来。今日且把这喝酒与寿命的干系,从中医到西医,从江湖到庙堂,给诸位好汉细细剖开。
咱们话说在前头,这可不是吓唬人,都是拿着权威数据、扎实研究来说话的。想知道,酒杯里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往下看便是。
要说喝酒这事儿,古今中外都爱得紧。李白醉卧长安,曹操煮酒论英雄,连外国人的餐桌上也少不了红酒白啤。但偏偏,酒这东西,喝得妙是助兴,喝过了便是催命。
世面上流传着无数说法,有的说"小酌怡情,长寿无疆",有的却说"滴酒不沾,方为养生正道"。到底孰是孰非?这份调查或许能给个明白交代。
这项研究出自《柳叶刀·公共卫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手笔,横跨多个国家地区,追踪了11669名长期饮酒者的生活状况与死亡数据。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饮酒量每增加100克乙醇,死亡风险就增加14%到20%不等。简单说,每天多喝一小杯,寿命就打折扣。是不是听着有点心慌?
你要问了,那是不是喝得少点,甚至偶尔喝点就没事了?嘿,可惜没那么简单。研究还发现,即便是所谓“适量饮酒”,也未必安全。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肝病、癌症这三大病魔,跟酒精可谓是狼狈为奸,联手收割性命。
说到这儿,不得不插一句中医的话。中医里早就有言,酒为百药之长,亦为百病之源。啥意思?简单说,酒这东西,用得巧是补药,用得拙就是毒药。
中医讲究“适度”,讲究“体质”,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喝。比如体质偏热的人,一喝酒就火上浇油,容易上火、发炎;体质虚寒的人,喝了又容易伤阳气,损脾胃。
且说个真实案例。2019年,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了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平日里小酌不断,自觉“量浅无忧”。结果,一次聚会连喝三杯啤酒,次日突发胰腺炎,送医时腹痛如绞,差点丢了小命。
医生会诊后认定,长期饮酒导致胰腺功能紊乱,诱发急性重症胰腺炎。这不是个别现象,饮酒与胰腺炎、肝硬化、食道癌之间的关系,早已被无数研究证实。
说到肝脏,那可是咱们身体里头最能吃苦耐劳的兄弟。肝负责解毒,日夜操劳,可酒精这玩意,偏偏最爱往肝上招呼。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30万人死于酒精相关的肝病。
在咱们中国,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更是逐年攀升。中医讲“肝主疏泄”,一旦肝气郁结,百病丛生。喝酒过量,最先坏的,正是肝这位苦力老兄。
有人又要问了,那红酒呢?不是常听说“红酒养心脏”?这话不假,但得看量。现代医学研究指出,每天不超过100毫升的红酒,或许对心血管有微弱保护作用,但一旦超过,风险反而高过好处。
更何况,中医认为,酒性辛热,易动肝火,即便是红酒,也不能随性乱喝。
再说一个大家伙都关心的问题:喝酒能不能防老人痴呆?国外有些研究提到,适量饮酒似乎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
可惜,最新的大型荟萃分析打了这泡冷水:长期饮酒,尤其是重度饮酒,反而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和痴呆风险。脑子这东西,可禁不起酒精的长期侵蚀。
中医的智慧在这儿又派上了用场。中医讲究“心主神明”,脑为“髓海”。喝酒伤脑,实则是耗损精血,扰乱心神。常年饮酒的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所记载。
至于有人说,喝酒助眠,这更是大误区。初喝时,的确能让人昏昏欲睡,可酒精扰乱了正常的睡眠周期,导致深度睡眠减少,醒后反而更疲惫。
中医理论中,夜晚属阴,阳气潜藏,若靠外物强行助眠,便是“逆天而行”,必伤正气。长此以往,必定损害脾胃、心肾,祸患无穷。
说到此处,想必诸位心中已有几分警觉。酒这东西,真不是好惹的。想活得长,活得稳,咱得用点脑子。
那么,作为一名老中医,给大家提几条掏心窝子的建议:
首先,能不喝就别喝。酒非生活必需品,别拿“情感需要”“工作应酬”做借口,命只有一条,喝坏了谁也没得赔。
其次,若非喝不可,务必控制量。中医讲“中庸之道”,喝酒也讲个度。成年男性每天不超过1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0克,折算下来也就是一小杯啤酒或者半杯红酒。
再次,关注体质,量力而行。若本身肝功能异常、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更应远离酒精。中医辨证施养,切莫一概而论。
最后,饮酒后务必善待自己。喝完酒后,及时补充水分,保护肝脏,可适当吃些养肝食物,如绿豆汤、枸杞子、山楂水,以助代谢。
酒里藏着江湖,藏着快意,也藏着杀机。一杯酒可以温暖身心,也可以冷却生命。喝与不喝,度在心中,命在自己手里。
回到最初的问题,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大关系吗?答案是:有,而且大得很。
行文至此,愿诸位看官,且饮且慎,且行且惜,莫让酒杯中,空负好时光。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酒精与健康报告,2018年
2. 《黄帝内经》原文及注释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案例报告,2019年
4. 《中华肝脏病杂志》: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现状,2020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 上一篇:读书,让我们变得更美好
- 下一篇:行走的亲子阅读课堂|浮山县妇联开展亲子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