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作品7种
发布时间:2025-04-23 14:32 浏览量:7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呈现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论语》教“君子不器”,《大学》讲“修身齐家”,《中庸》重“君子之道”,《道德经》喻示“上善若水”……
著名作家、学者鲍鹏山一直深耕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以深厚的学养、敏锐的思想与激扬的文字,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经典进行了深度解读与感性诠释,使古典文化焕发新生。
1.《寂寞圣哲》:与古代先贤零距离接触,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畅销二十余年,经久不衰之经典。
这是一部解读先秦诸子的文化散文,鲍鹏山老师用自己的如椽大笔谈圣贤,谈老子的通透、孔子的执着、孟子的热切、庄子的飘逸……凭借其深厚的学养与激扬的才情,对先秦诸子进行了精彩而又激荡人心的点评。全书视野宏大,在大时代背景下展开人物内心深层次的文化冲突与矛盾,进而揭示人物悲壮的命运结局。
2.《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拉近与古人壮阔胸怀间的历史距离。
这是一本非常感性化的文学史。鲍鹏山老师认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
3.《孔子如来》:多方面阐释,全面描绘孔子画像。
本书是鲍鹏山老师对孔子的倾情力作,增加近三十幅孔子古画,以形象的图像、优美而富于哲理的文字,重新阐释孔子的思想,亲临孔子的时代,感受孔子的悲欢爱恶,见孔子之世,念孔子之思,哀孔子之叹,喜孔子之乐。与古哲同欢,感圣人之殇。
4.《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增订本):70篇文章串联起整部《水浒传》。
这是一本讲《水浒》的书,小说中的林冲、宋江、鲁智深,跃然纸上;这又是一本不仅仅讲《水浒》的书,现实中的权力、人性、道德,深入探讨。鲍鹏山老师以热烈的情感,钻入《水浒》的字句文本之中,将封建专制社会中的劣根性一一拉扯出来,平展在读者的面前。
5.《〈大学〉〈中庸〉导读》:《大学》申“大人之学”,讲修齐治平,是人格之学、成人成事之学;《中庸》重“君子之道”,讲君子时中,是心性之学、道德人性之学。
《大学》言人格之大,《中庸》言人性之中。这两方面都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的主体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残的基本内涵。书中,鲍鹏山老师力辨版本,阐译今文,条列注释,穷究原义,领读者深读二书、精读二书、品读二书,再焕古典光彩,重申圣言深义。
6.《〈道德经〉导读》:旨趣分明,将老子的玄理阐释清楚,使读者能够用日常生活经验来理解。
《道德经》由老子所作,为道家思想之源,时在先秦诸子之先,而其玄理奥妙流传千年。本书依王弼本而参酌诸家,条呈缕列,阐章释句,考辨异说,申明义理,取合成书,导于日用。经中的自然天道与社会价值由此而易解,道家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智慧因之而见深。
7.《〈论语〉导读》:一部通俗易懂、逐句翻译与原义阐明的《论语》读本。
孔子圣言,首在《论语》。今天的中国人,未读过《论语》者,已在少数;而未读懂《论语》者,则在多数。书中,鲍鹏山老师详说诸家,参酌字句,阐明版本,发挥义理,以今译、注释、导读、成语等,导读《论语》,链接古今,使圣贤之哲慧渐明,儒家之光耀大盛。
嘉宾简介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央视《百家讲坛》《典籍里的中国》、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山东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浦江学堂、花时间读书社、学商书院创办人。出版有《寂寞圣哲》、《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孔子传》、“水浒系列”(《鲍鹏山品水浒》《鲍鹏山新批水浒传》《江湖不远》)、“孔子三来”(《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经典导读系列”(《〈论语〉导读》《〈道德经〉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孟子〉导读》《〈孟子〉开讲》)等著作三十多部。《光明日报》、《中国周刊》、《美文》、《寻根》、《走进孔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等多家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
陈小文,商务印书馆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