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将至,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邀请读书人推荐书单,还有一系列活动推出
发布时间:2025-04-18 23:10 浏览量:35
2025年世界读书日将至。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为丰富读者生活、建设书香社会、促进全民阅读建设推出多项文化服务活动,其中包括:发布一份读者参考阅读书单,与读者共读一位作家(黄永玉)的作品,推出一场地铁里的阅读摄影展,从侧面来反映上海市民的阅读现状,以及举办一场巴金先生读书巡展。
巴金图书馆参考阅读书单重磅发布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巴金图书馆、巴金故居公众号特邀社会各界读书人发布一份巴金图书馆参考阅读书单。人生没有必读书,书单仅供参考;人总要读一点书,期望这些书能成为您的朋友。
巴金先生说:“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世上不存在特别的“读书日”,书应该走进日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参考阅读书单的发布,愿您每一天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阅读时光。
荐书人包括(以姓氏拼音排序):陈楸帆、霍俊明、简平、李敬泽、孟繁华、潘向黎、双翅目、杨庆祥、张定浩、张怡微等作家、诗人,房伟、傅杰、金理、罗岗、宋明炜、汪涌豪、王宏超、吴俊、谢有顺、张莉、张新颖等知名学者,陈飞雪、黄晓彦、姬小琴、贾雪飞、李伟长、臧永清、钟红明等优秀出版人。结合丰富的阅读储存和专业眼光,他们共同为读者推荐145册精选好书。其中,国内作品79册,国外作品46册,国内文学作品66册,国外文学作品40册,文学作品占比70%以上。
30位读书人的推荐呈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其中一些集中的推荐值得关注:巴金先生的《寒夜》(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随想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8月版)、《李大海(巴金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年1月版)均在推荐之列,黄永玉先生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作家出版社2023年1月版)、《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作家出版社2025年4月版)均被推荐,作家王安忆和作家李洱均有2部作品在列;作家孙甘露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版)被推荐3次,学者陈引驰的《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中华书局2024年12月版)也被推荐3次,作家李洱的《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5年2月版)被推荐2次。
在其他类荐书中,历史类图书最多,世界史作品推荐较为集中。但是,总体荐书种类从文学经典到技术前沿,从古人生活到赛博科幻,阅读视野涵盖古今中外人文历史社科。
参考阅读书单将于4月20日,也就是巴金图书馆“文坛茶话会”第十期向读者发布。同时,巴金图书馆与澎湃新闻共同邀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王宏超,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上海书评专栏作者李公明,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生导师张怡微,以及一位读者代表,以“谈一谈阅读与日常生活”为主题进行一场对谈。
“我最倾心的地方莫过于上海”——黄永玉作品朗读会在众多作家作品中,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邀请读者共同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他就是黄永玉先生。巴金故居与黄永玉先生的缘分由来已久,黄先生的第一个文学作品展“我的文学行当”即由巴金故居在2013年策划举办,并在上海、长沙、广州、福州、厦门巡展而今。而今,黄先生的大幅画作《巴先生》既悬挂在巴金故居的门厅墙壁上,也以AI动画的样子呈现在巴金图书馆的五厅。他的《比我老的老头》《见笑集》和多种文创产品也在五厅展示中。
黄先生曾说:“文学在我的生活里是排在第一的”,“文学让我得到了很多的自由”,而长篇连载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是贯穿黄先生一生的美丽的文学梦想。上世纪40年代,黄先生想写一部有关故乡的长篇小说,但未能动笔。上世纪90年代初,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最初部分成型,2008年黄先生再写《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并于次年开始在《收获》杂志开始连载,直至2021年8月《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三部《走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两百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黄先生酝酿了八十年,凝结着他一生的感悟与智慧。
全新版《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作家出版社出版)
2025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全新版《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同时,曾在去年轰动北京的“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将来到上海,于近日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读者见面。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19日,巴金图书馆将在他“最倾心的地方”——上海,举办一场黄永玉先生作品朗读会,以共读黄先生文学作品的方式,回顾他丰富多彩的一生,品味他文字中的独特魅力,纪念这位心怀文学梦想,“荒诞不羁”又深沉细腻的老头。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
作为活动主要环节,巴金图书馆邀请黄永玉先生的爱女黄黑妮老师以家乡方言凤凰话启篇,由各界学者、嘉宾以及热心读者等分别用陕西话、上海话、粤语、天津话、大连话、江西话、福建话等十几种方言朗诵无愁河的不同篇目,通过方言朗诵,感受黄先生浓浓的家乡情怀和赤诚的游子之心,以这些朗朗的读书声,为世界读书日的经典品读,增添醇厚的地方味道,打造别致的阅读体验。同时,活动当天将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联动,展出部分黄永玉新作展相关作品,让观众们先睹为快。
小时光:地铁里的阅读——主题摄影展人们常说,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变,令人始料不及,却又不得不同行其中。那么,在这种时代下,人们还会阅读吗?在哪里阅读?如何阅读?巴金图书馆联合媒体举办“小时光:地铁里的阅读——主题摄影展”,展出摄影师樊晔亲在上海地铁中拍摄的作品,从侧面反映上海市民的阅读现状。这些作品出自2018年推出的专题“地铁上的读书人”。
即使世事变幻,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和热爱没有变。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阅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它可能是书斋中和图书馆里的惬意时光,也可能是飞机上地铁里奔忙的间歇。正如摄影师所说:“人们总以为,地铁上的纸质书阅读会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而难得一见;然而事实上,只要自己放下手机,就会发现手捧纸质书的读者随处可见。高铁、飞机如此,每天上下班最繁忙的地铁,更是大型流动阅览室。这些照片都来自通勤途中的随手记录,你我不得不相信,地铁上的读书人,比想象中多得多。”
在摄影师提供的数百张照片中,形色各异、步履匆匆的地铁乘客拥有着一致的面貌:捧书阅读。他们或坐或站,或在站台等车或在行进的旅途。书的位置也大不相同,有的把书举高于面,用书作为与他人的壁垒,有的捧书于膝,把自己专注阅读的姿态大大方方地展现于乘客面前。至于表情,有人凝神皱眉,有人悦然微笑,而大多数则是平静而沉浸。在所有的作品中,书无疑是视觉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图书设计和装帧,似乎也在参加一场书展,而不同年代、不同新旧成色的书则有着各自的表情和脾气,卷翘的书角,开裂的封面,密密麻麻的便签贴纸则是他们备受青睐的证明。最耐人寻味的,还是读书人沉浸于手中之书时引起的遐思:阅读文学经典的读者,是在怎样的思考后选择了它?在隆隆的地铁上,阅读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什么样的感受?而手捧儿童文学作品的成年人,是否在故事中追寻着自己的童年?
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档案,记录着都市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珍贵的阅读时刻;每一本书,也是一段只属于自己的独有时光,一段段融合成读书人心湖最柔软清晰的景象。在每一段几十甚至十几分钟的小时光里,他们用书塑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时空。巴金图书馆从这些小时光中精选最耐人寻味的五十余片,配以相对应的五十余册书,邀请读者共同品味和领略。
展览将于4月20日开幕,5月31日闭幕。
“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展”河海大学展4月下旬,巴金先生的读书历程也将走入南京与读者见面。由巴金故居与河海大学图书馆共同主办的“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展”,将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开幕。
“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展”分为“读书之乐”和“藏书之趣”。“读书之乐”回顾了巴金先生受书籍的启蒙和影响,向心目中各位导师学习,在书中找到奋斗的信仰,并不断激励自己走过黑暗岁月的历程。“藏书之趣”展出巴金先生的藏书清单、购书单和买书经历,并在他汗牛充栋的藏书中选出代表性的书籍供观众赏鉴。巴金先生一生著书、译书、编书、评书、淘书、藏书,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里,上万册书从他的手上经过。故居的藏书目前存有近四万册,其中的精华部分都选在“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展”中。实物展品中展出了巴金先生收藏的各种版本外文书籍和他购书的各种票据、函件以及译稿等。
此次活动系河海大学“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巴金故居走进高校的系列巡展之一。书与阅读就像写作一样贯穿巴金先生的人生,展览中巴金先生对书的热爱也能深深感染读者。希望翻开他曾经热爱的书,迎接古今中外先哲们的精神光芒,也能使读者温暖人生,照亮生活。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将以“巴金与南京”为主题开展讲座。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世界读书日,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与您相约:
4月19日与读者共同朗读作家黄永玉先生的作品
4月20日发布一份读者参考阅读书单(文坛茶话会第10期)
4月20日推出地铁中的阅读摄影展(4月20日-5月31日)
4月23日巴金先生读书巡展开幕(4月23日-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