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用药剂量大小的基本规律

发布时间:2024-08-20 19:36  浏览量:27

一、“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药为病设,药物作用的主体对象为疾病,药物的选择及剂量大小,当以病之轻重为确定剂量的原则。而病之轻重是以辨证结果为准绳,病有轻重之别,有中脏腑、经络、肌表之异,用药的剂量也要根据作用的主体情况区别对待。因此“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之论,是符合中医理法方药必须一致的根本原则,明确地指出了在确定药物剂量大小时,首要要考虑药物作用的主体对象这一重要原则,是合理的用药原则。

安胃饮中,半夏的用量均为一两(《中药大辞典·附篇》“古今度量衡对照”,一钱约合 3.7g,一两约合37.30g,下同),不可谓之用量不大,而在其他运用半夏之方中,其剂量不过五六钱,这表明了其对药物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本质的理解。

二、药物剂量大小运用的基本规律

1、“重病重药,轻病轻药”

常重用有生石膏、赭石、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常用至三、四两(约合110~150g)。张氏谓:“乃有所用之药本可以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有效,问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这似乎其仅仅偏爱用大剂量,其实不然。

2、随药物配伍不同选择剂量

不同的配伍是影响药物功效的关键因素,不同的配伍形式,可对药物功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不同药味的组合和相同药昧不同剂量的组合对药物的功效产生变化两个方面。因此,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通过改变方剂中药物之间的相对剂量来达到治疗目的。

3、根据药味多少选择剂量

张氏制方选药精炼药不过七、八味,有时甚至仅用单味药以疗疾,药昧越少,剂量相对较重。

如山药在用于治疗阴虚劳热的 11个方中,有5方用量均在一两以上,这5方所用药物均在5味以下,其中,资生汤用药5味,山药用一两;珠玉二宝粥用药3味,山药用二两;一味薯蓣饮用药 1味,山药用四两。

4、根据药物功用取向选择剂量不同的药物

剂量变化,能直接改变药物的功效,因此,药物功用取向不同,其剂量就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张氏认为薄荷“味辛,其清郁香窜,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因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不同,用药剂量有别;木通“为藤蔓之梗,其全体玲珑通彻,故能贯串经络,通力九窍。能泻上焦之热,曲曲引之下行自水道达出,为利小便清淋浊之要药……多用亦能发汗”,本品本为通泻之品,取用发散之功时则量大,余则相反。

提示:文中用药,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文中药味具体分析

石膏

【性味】甘、辛,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赭石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性味】甘,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山药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山茱萸

【性味】酸、涩,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