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十要” 三、要苦于积累(转发)

发布时间:2025-04-17 07:08  浏览量:9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邓拓这样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他们的话,都说明了积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积累作保障,是绝对做不成的。这里把“苦于积累”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提出来,既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更说明了“积累”的方法——“苦”。这里的“苦”,不仅指艰苦之“苦”,表明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吃尽苦头,要在“苦”中“积累”;也指苦心之“苦”,表明在“积累”的过程中要苦心思考,要在“巧”中“积累”;还指持之以恒之“苦”,在“积累”的过程中要久久为功,要在“恒”中“积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要想在高中语文学习上有所收获,没有艰苦的积累过程是不行的。课文中必须掌握的各种基础知识,一定要下功夫学习掌握;课文中必须背诵的诗文或精彩段落,一定要要下苦功夫熟练背诵;课文中必须掌握的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一定要下苦功夫全部掌握。不付出艰苦的努力,不去下苦功夫,积累这么多语文知识谈何容易。只有下大力、用真功、不惧苦,才能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硕果累累。比如,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许多诗、词、曲和古文是要熟练背诵的。你如果不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能做得到吗?如果你不惧艰苦、用心背诵,都把它们熟练地背诵下来,并牢记在心中,在语文知识积累这棵大树上,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你千万不能惧怕它,一定要舍得吃苦。

这里的“苦心”,是副词而不是名词,是“费尽心思”的意思。既然是“费尽心思”来做“积累”这件事情,一定有巧妙的方法被想出来。如果说“艰苦积累”用的是“苦力”的话,那么“苦心积累”用的就是“巧力”。比如文言实词的积累,如果只是用“苦力”一个文言实词一个文言实词机械地积累,一定会费很大很大的力气。如果自己开动脑筋,在“苦心”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再去记忆积累,效果就会好得多。把文言实词分为单音和多音、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不同类型来分类积累、分类记忆,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如果不是这样“苦心积累”的话,要记住它们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懂得而且也会“苦心积累”,记住它们就会轻而易举。积累也是需要用“巧力”的,而“苦心积累”用的正是“巧力”。

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艰苦积累、苦心积累外,还必须恒心积累。就是说,积累语文知识还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的话告诉我们:做学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万万不可以的,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如果你能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中秉持这样一种精神,不管在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那么,再大的难关也能够渡过,再大的困难也能够战胜,积累何愁不成?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语文知识的艰苦积累、苦心积累、恒心积累,正是“固其本”和“浚其源”的最好方法、最好路径。(未完待续)

外部推荐